公安同志也发现了事情的严重性,这种口子绝对不能开!</P>
真开了,以后所有人都效仿他们,去别人家里骗个孩子回来,再代替自己家的下乡,那还了得?</P>
这也是那孩子老实没有去报案,要不然公安早就上门了。</P>
这搁谁身上都是一笔糊涂账,名都已经帮忙报了,该下乡还要下乡。</P>
可人家孩子又是冤枉的,糊里糊涂被人骗去陌生的地方下乡,这找谁说理去?</P>
于是公安同志直接把这件事情当成大事,心想一定回去好好的往上面汇报,这种风气绝不能姑息!</P>
当然现在主要的,还是这姚家失窃一案。</P>
于是几个有经验的公安同志,就在队长的示意下,进去开始有条不紊的搜查起来。</P>
走了一圈,没发现什么明显的线索。</P>
这根本就不用说,在那个年代又没有什么指纹验证,更没有什么监控。</P>
有些地方哪怕杀了人,只要没在现场,都不一定能抓到凶手。</P>
更何况云华压根就没有亲自动手,用的只是自己的神识,能被人查出来才有鬼了!</P>
这时,其中一个同志突然踩到他们家,一块地砖好像松动了。</P>
弯下腰轻轻把那地砖一掰,就掰开了。</P>
地砖里面是两根金条,以及一本日记。</P>
那日记本是真的,姚平安有记录平时自己一些事情的习惯。</P>
里面甚至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是他在单位跟谁又吵了两句,心情实在不美妙,于是在日记上尽情的发泄心里的不舒畅!</P>
或者今天因为训斥了谁谁,心情特好云云。</P>
不过云华模仿他的笔迹,在最后那一页上用得意的口吻写下,姚平安是如何如何算计杨云华,代替他家亲生女儿下乡的经过。</P>
因为有了开始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做铺垫,所以大家一致认为这件事情肯定是真的!</P>
因为那口吻实在太过得意,完全充满算计人成功之后的喜悦!</P>
这下真相大白,他不止让自己女儿逃避下乡,最主要的是骗了一个单纯的女孩,而且那个女孩子还是烈士遗孤!</P>
这下事情大条了!</P>
这时一群年纪不大的小hwb们,见这里有热闹瞧,哪能不顺便过来看看?</P>
见到了这种事情,又哪能不插上一脚?</P>
直接就把他们一家子,压着去了Gwh!</P>
公安同志们倒也没有硬要,把人弄去公安局待着的想法。</P>
主要是这带红袖箍的,都是一群十几岁的愣头青。</P>
只按他们自己心中所想办事,根本就是凭着一腔热血,也不管会不会得罪谁。</P>
而且这件事情一目了然,Gwh的人更容易把它定性,还省了审判这些程序了。</P>
于是最后的判决,一家人全部发配农场,归期不定!</P>
姚玲玲本来还想,以和父母断绝关系的方式,来推脱责任。</P>
只是这件事情,本来就是为了她才做的,又怎么可能推脱得掉?</P>
此时的云华还不知道,事情发展如此顺利,差不多都是按照自己设定的剧本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