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投其所好(1 / 2)

“如果那样的话,也就好了。太子殿下把我的条陈,驳回了四条,汪广洋的条陈只驳回了一条。”</P>

“驳回四条?兴许是爹的条陈不合时宜呢!”</P>

“什么不合时宜,就针对你爹!这四条条陈都是当初太子殿下自己的施政方略,现在又驳回为父,分明就是要针对为父的。”</P>

“针对爹爹?”</P>

“嗯!”</P>

本来胡惟庸是不想把朝中的事情和女儿说的,可是现在既然已说了,索性就都抖搂出来吧!</P>

于是,胡惟庸就把在河南强行推广玉米和土豆种植,取消应天的露天烧烤,敦促朱标和太子妃小妹完婚等四个条陈都被朱标驳回的事情,和女儿说了。</P>

玉米和土豆是高产作物,太子还派人在高句丽省强行推广;构建卫生文明城市,那是朱标多次在朝会上提出来的。</P>

至于和韩国公家的小公主成婚,那也是年初就议定的,娶郑国公家的小姐,也是朱标亲自给胡惟庸下达的指令。</P>

现在,朱标为了打压胡惟庸,统统的不认账了。</P>

听了老爹的话,胡莱整个人都傻眼了:太子朱标这真的是在针对他老子啊。</P>

“那怎么办?”</P>

“还能怎么办?这天下是他老朱家的,既然朱标不信任为父了,为父就把权力上交给老朱家,我和你们两个哥哥回凤阳老家。”</P>

胡家能有现在的富贵,全靠胡惟庸在中书省做丞相,一旦交出相权,告老还乡,那胡家可就什么也没有了。</P>

看人家李善长,做了二十年的相国大人,生下的小女儿走到哪都是众星拱月一般,不是公主,胜似公主。</P>

小比较而言,小胡莱出生的时候,胡惟庸才是宁国主薄,主管一个县里的文书,后来也不过就是通判之类的小官。</P>

在这个拼爹的时代,不要说和李善长、徐达的女儿比,就是邓愈、唐胜宗这些人的孩子也没法比。</P>

在成长的过程中,年幼的胡莱不知道招受了多少白眼,她们甚至是不愿意带胡莱一起玩。</P>

这种受人排挤的局面,直到胡惟庸升任中书省参知政事才有所改变。</P>

就是因为老爹的步步高升,她才有了现在的一切,胡莱自然是不希望老爹放弃这一切。</P>

“爹,事情,还没有到那一步。为了两个哥哥,你也要坚持下去啊!”</P>

胡惟庸摸了下女儿的小脑袋说:“我看是为了你吧!”</P>

被老爹猜中心思,胡莱也不否认,而是反问道:“爹,难道不喜欢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P>

“喜欢!”老胡不假思索的回答。</P>

于受朱标一个人排挤,和被大伙一致排挤相比,胡惟庸还是更喜欢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P>

一朝天子一朝臣,老爹是朱元璋的宠臣,可以给予无限的信任。</P>

汪广洋这老家伙不怎么管事,老朱甚至有意让胡惟庸做左丞相的。如今,朱标不喜欢老爹,这左丞相是没的做了,甚至是像李善长一样被扫地出门。</P>

做通了老爹的思想工作,事情还要解决。</P>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和朱标搞好关系,二是搞掉朱标,换其他人做太子。</P>

朱标是朱元璋最为倚重的儿子,地位稳如泰山,搞掉他似乎不大现实。</P>

父女二人一商量,只能是讨好朱标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