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说,似乎还真是这么回事。</P>
姚广孝看着这些傻傻的高丽人,得意的笑了:嘿嘿,果然是不开化,好哄。</P>
“可是这一切祸事不是你惹出来的吗?还杀了我王,陷我等于不仁不义!”</P>
听到高丽人有人质疑,黑衣僧人姚广孝收起了平日里的慈眉善目、满面红光,变成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P>
他冷眼看着那些高丽士卒,冷峻的目光看的那些士兵那是不寒而栗。</P>
老和尚一手拿着佛珠,一手拿着刚才刺杀王建的短刀。</P>
兵家讲究一寸长,一寸先。</P>
可是拿着冷月弯刀的高丽士卒,在大和尚的紧逼下竟然一步步的后退。</P>
芦岭山脉本来就是崎岖不平,有些胆小的士兵在后退的时候,甚至摔倒在地上。</P>
斩杀了高丽王,已经展示了姚广孝的大智大勇。</P>
这时候在高丽人的包围圈,斩杀这些不服气的士兵,确实有可能造成变故。</P>
姚广孝是聪明人,自然是不会做这等事,还是要攻心为上。</P>
老和尚指着前面车岭山脉,凶狠狠的说道:“要忠义是吧,翻过前面那座山,去显示你们的忠义去吧。”</P>
“哼,就怕你们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P>
这还真把这些高丽人给吓住了,他们把手中的兵刃一扔跪下来求饶道:“大和尚饶命啊!”</P>
“起来吧,上天有好生之德,贫僧就是来救你们的!”</P>
···</P>
姚广孝火并了高丽王王建,推举一只耳李成桂主事,开始商议起和大明和谈的事宜。</P>
这时候徐妙云也带着江都小郡主,到了汉城。徐妙锦就把朱标要册封允炽为高句丽王的事情,给姐姐说了。</P>
徐妙云不是徐妙锦,她熟读诗书,自然知道高丽国贫瘠,远没有大明朝富庶。</P>
朱允炽才两岁,就被封到这种穷山恶水的地方,别提有多伤心了。</P>
还是徐妙锦告诉姐姐,朱标不仅要把高句丽封给允炽,还要把扶桑封给允熥。</P>
徐妙云是女褚生,饱读诗书,自然是听说过扶桑,那是一个野蛮的国度,把允熥封到扶桑,允炽封到高句丽,也未尝不可。</P>
其实这时候允炽和允熥年龄都小,政事是由一个叫黄子澄的家伙来处理。</P>
黄子澄名禔,字子澄,是有名的建文三傻的老大。</P>
在前一世还中过进士,是朱标的伴读,也就是朱标的同学。因为父辈的关系,他深受允炆器重,一应军国大事都交给他。</P>
他和齐泰是同榜进士,就是他们力主削藩,可惜志大才疏,最终引起朱棣的叛变。</P>
这还不说,他不懂军事,还对李景隆迷之自信,不顾齐泰反对,要用李景隆为帅。</P>
随着李景隆和朱橞打开金川门,太子一党被连根拔起。朱允炆失踪,朱允熥被囚禁至死,朱云熞兄弟也死的莫名其妙。</P>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他。虽然这人把自己一家害的很惨,但是只能说他志大才疏,百无一用是书生。</P>
所以朱标并没有怎么为难他,而是把他给带到了高句丽,让他来做高句丽的长官。</P>
这其中有两个目的:第一是锻炼他,这高句丽新附,而且土地贫瘠,社会矛盾突出。</P>
让黄子澄不要整日在家坐而论道,而是好好学习一些政治经济学问。</P>
如果他能好好的处理这些矛盾,安抚好百姓,将来对他也是有所裨益。</P>
如果处理不好,激起民变,那就是他失职,就可以明正典刑,或者是发配边疆。</P>
无论怎么做,朱标都是稳赚不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