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劝进(1 / 2)

临死之前,陈友定还不忘坑诸将一把,“如今大势已去,我身为平章,当以死报国,诸君要多多努力啊!”</P>

说完陈友定就整理下衣冠,朝北磕了三个头,饮药自杀。</P>

这家伙真够不要脸的,自己要殉国。他一了百了,却要忽悠手下死战。好在他无耻的行为老天都看不下去,虽然吞了药,陈友定却没有死,被赶来的廖永忠救下。</P>

陈友定和儿子被明军押往应天,朱元璋指着他的脑袋破口大骂:“你小子身为汉人,以身殉国是为哪般?”</P>

面对老朱的质问,陈友定丝毫不惧厉声道:“我身为大元的官员,既然食君之禄,就应该忠君报国。如今兵败被俘,你要杀就杀,还放什么臭屁!”</P>

老朱自从做了义军大帅,还从来没有人这样骂他,气的一脚踹在陈友定的胸口上。</P>

“哈哈哈哈,你可以杀了我,但是不能让我屈服!”</P>

老朱是厚道人,虽然生气,可是对于这种愚昧的人,也只好成全他忠义之心,挥挥手让人把他推出去砍了。</P>

一同被杀的还有他大儿子陈海,却保全了他几个幼子。都说老朱弑杀,可是谁又知道,这都是为政治服务的。</P>

杀人只是为了震慑贪官污吏,他对于敌人是能免就免,老朱真是个厚道人啊。</P>

陈友定死了之后,和元人迭里弥实,柏帖木儿号称是闽人三忠。</P>

只是另外两人是元人,他一个汉人为元朝殉国,又是为了哪般?</P>

老朱还真是天选之子,多线作战是兵家之大忌,这一年,老朱家还偏偏在双线作战都取得了丰硕的战果。</P>

北边徐达、常遇春收山东,破河南。</P>

南线在汤和、廖永忠带领下,克浙东,平福建。真可谓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南北两线都是硕果累累。</P>

徐达、常遇春乃至廖永忠、汤和都是这个时代最为耀眼的将星。</P>

这是属于他们的年代,也是他们的光荣。</P>

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P>

这些年净看别人做皇帝了,如今老朱已经占据了江南七个省,江北两个省,已经具备了称帝的实力。</P>

他自然是想改元称帝,把这万世的基业定下来,将来传给好大儿朱标。</P>

做皇帝要有德者居之,老朱自然不能自己提出来。</P>

现在做皇帝就差一个契机,老朱喝完马秀英给煮的八宝粥,就像往常一样去上朝。</P>

这本来是一个寻常的朝会,吴王身边的管事太监用公鸭一般的嗓子喊道:“有事早奏,无事退班!”</P>

文武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奏什么,就在这时候,一个叫胡惟庸的芝麻绿豆小官站了出来。</P>

他官卑职小,站在朝会的末位,快速走上前,上奏道:“吴王殿下,臣胡惟庸有要事启奏!”</P>

众人一看是个微末小官,都知道他要说什么,这是要当第一个劝谏之功啊。</P>

擦,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P>

大家对胡惟庸虽然不满,可这是朝堂,也不敢多言。</P>

这些都是自己的臣子,老朱倒也不怎么嫌弃,但是脸上也没有热情,他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P>

“讲!”</P>

胡惟庸确实是有备而来,先是述说元主登基以来昏聩无能,权臣当道,民不聊生。</P>

以至于各地义军纷纷接起反元大旗,兵祸连连,百姓都生在水深火热中。</P>

幸亏应天出了个朱元璋,扫除陈友谅、张士诚这些祸乱的元凶,还百姓于太平。</P>

对于这些话,老朱都听腻了,他一摆手:“捡要紧的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