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恒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继续追问:“那匈奴到了北关以后,又该如何?”</P>
贾诩闻言,轻笑一声,仿佛早已成竹在胸:“主公莫急,战场之事,瞬息万变,等匈奴到达北关后,再做定夺。”</P>
秦恒尴尬地笑了笑,意识到自己有些过于心急。</P>
毕竟,人算不如天算,在没有详细情报的情况下,贾诩他们能想到这些,已经极为不易。</P>
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现在,他们只能等待,观察,等待更好的时机。</P>
次日清晨,秦恒命张龙去请龙一过来。</P>
这些计策只能通过严虎去说,如果是他,吕奉先肯定不会去听,因为严虎是监军,有一定的话语权。</P>
大秦在外的兵将,秦皇都会派出监军随行。监军的地位仅次于军中统帅,负责传达军令,辅助将领,监察大军,规范军纪。</P>
片刻后,张龙带着龙一走进屋内。</P>
“末将参见殿下。”龙一双手作揖,恭敬行礼。</P>
秦恒嘴角含笑,亲切地说:“龙统领,快快请坐,阿福,上茶。”</P>
“诺。”</P>
“谢殿下。”龙一也不拘谨,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看着秦恒,一副恭听的样子。</P>
秦恒也不废话,直截了当地说:“昨夜孤彻夜未眠,思考匈奴入侵之事。此次匈奴来势汹汹,二十万大军对北郡来说,压力不小。”</P>
“目前我们能做的,就是拖住这些匈奴,等待父皇援军,到时父皇援军一到,定能赶走匈奴。”</P>
“嗯,殿下所言极是。”龙一认同地点了点头。</P>
往年匈奴入侵,都会派兵绕过北城进入北郡。</P>
然而因为北郡骑兵数量有限,他们只能等来秦卫军,才能将这些匈奴赶出边境。</P>
秦都的五万秦卫军,全是骑步一体,为的就是应付突发情况。</P>
“所以昨夜孤想到一个办法,可以多拖住一些时日。”秦恒装作疲惫的样子,揉了揉额头,有气无力地说。</P>
“什么办法?”龙一精神一振,迫不及待地追问道。</P>
对于秦恒,他还是比较相信的,每当遇到困难,秦恒总是有办法解决。</P>
“龙统领可知铁蒺藜这个东西?”秦恒抬起头来,轻声询问。</P>
“铁蒺藜。”龙一一愣,紧接着点了点头:“末将知道,此物有四根伸出的铁刺,长数寸,凡着地均有一刺朝上,刺尖如草物‘蒺藜’,故为铁蒺藜。”</P>
“一般会将铁蒺藜撒布在地,用以迟滞敌军行动。”</P>
秦恒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以往北军都是以守为主,从来没有主动出击过,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在匈奴行军的沿途中撒上铁蒺藜呢?”</P>
龙一双眼一亮:“殿下的意思是用铁蒺藜来对付匈奴的骑兵,拖延他们的行程?”</P>
秦恒笑着点了点头:“不错,这样他们就会变得更加小心,毕竟匈奴视马如命,肯定会如遭井绳,行军缓慢。”</P>
“殿下果然聪慧。”龙一现在是真服了,同样是人,为什么差距这么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