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吧,父皇封你为大夫吧。”秦皇看着他,建议道。</P>
秦恒的心脏不由自主地跳了一下。大夫之位,虽无显赫之名,却握有实权,相当于父皇的贴身智囊。</P>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压制住心头的激动,缓缓地摇头:“父皇,儿臣年幼,且身体不便,恐难当此重任。”</P>
“儿臣心中所想,并非官职高低,只求能为父皇分忧。”</P>
秦皇闻言,心中既感动又为难。儿子立下汗马功劳,若不赏赐,实在说不过去。</P>
“父皇,儿臣有个不情之请。”秦恒忽然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P>
“哦?何愿?”秦皇好奇地问道。</P>
秦恒故意沉吟片刻,然后说道:“儿臣希望,父皇不要将儿臣所献之策公之于众。”</P>
“这是为何?”秦皇有些惊讶。</P>
“儿臣年幼,不欲过于引人注目,只愿安静地陪伴在父皇和母妃身边。”</P>
秦皇心中一叹,明白儿子心中仍有上次事件的阴影。</P>
他如此聪明,恐怕已经猜到了一些端倪。</P>
“好,朕答应你,此事绝不外传。”</P>
说着,他看向身旁赵甘。</P>
赵甘心神领会走到旁边史官面前友好沟通起来。</P>
秦皇收回目光,轻声笑道:“这个不算,你还有什么愿望?”</P>
秦恒闻言,想了一下,小声尴尬道:“儿臣现在还没想好,等想好了再告诉父皇可以吗?”</P>
“好,等你想好了告诉父皇,只要父皇能做到的,都满足你。”</P>
“儿臣谢父皇。”</P>
“哈哈,今日是这些日子以来,父皇最开心的一天,等会陪父皇一起用膳,好好陪陪父皇。”秦皇整个人看上去都精神了一些。</P>
“好。”</P>
秦恒开心地点头应下。</P>
用完膳,秦恒拜别父皇回到了府里。</P>
坐在书斋里,秦恒闭起双眼,意识进到了毒士堂。</P>
“拜见主公。”</P>
秦恒刚踏入堂中,四名毒士便整齐地行礼。</P>
“诸位请起。”</P>
秦恒虚抬双手,礼贤下士的姿态自然而然。</P>
几人落座后,秦恒看着他们,问道:“今日宫中之事,诸位先生有何高见?”</P>
四人对视一眼,李儒答道:“主公,今日之事虽有可取之处,但也有不妥。”</P>
“哦?何不妥?”秦恒正色问道。</P>
“主公欲成为储君,应以贤德立名,不可急功近利。贤名需日积月累。”</P>
“前些日子的捐粮之事,我们四人考虑酒肆之事终将暴露,故让主公捐粮,以此积累贤德。”</P>
“但今日之事,主公似乎过于急躁,应循序渐进,在皇上面前逐渐增加分量。”</P>
“不可一蹴而就。”</P>
秦恒沉思片刻,意识到自己确实过于急躁。</P>
若是逐步行动,效果可能更佳,且不易引起父皇的怀疑。</P>
要知道,他现在只是一名十四岁的少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