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为何要怕?”</P>
“太子乃储君,下一任的帝王。”</P>
“不管是从朝堂,还是从父子关系来说,考校太子都是理所当当。”</P>
“主公须知,朝堂之上,何为明争暗斗。”</P>
“暗中博弈,就是取得一个正当理由,在明面上击败对手。”</P>
“自古权臣比比皆是,但是最后都是败在明面上。”</P>
“至于暗地里如何,天下人是看不到的。”</P>
“这就是博弈,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P>
陈平嘴角含笑,缓缓说道。</P>
秦恒听到这些话,心中疑惑不断滋生。</P>
“身为帝王,要处置一个大臣不应该很简单吗?”</P>
陈平微微一笑,摇头回答:“如果是这样,那就是暴君行径,这样百官不服,天下人也不会服。”</P>
“自古,君不负臣,臣不负君!”</P>
“君臣和,则社稷平!”</P>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仇寇!”</P>
“身为帝王,倘若随意坑杀大臣,那试问天下人,谁敢辅佐?”</P>
“自古暴君,无一而盛。”</P>
此话一出,秦恒顿时茅塞顿开。</P>
他站起身来,双手作揖,诚恳行了一礼:“听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P>
“多谢先生点拨。”</P>
“主公过誉了,这是属下分内之事,我等四人来此,就是辅佐主公成为天下明君。”</P>
陈平连忙站起身来,摆手说道。</P>
秦恒心里不得不感叹,古人智慧无穷。</P>
如果没有他们四人,恐怕自己就是大海里的一滴水,翻不起一点浪花。</P>
最好的结局,就是当一个傀儡藩王,被人随意拿捏。</P>
坐回椅子上,秦恒看着他们,轻声问道:“接下来,几位先生感觉在这场博弈中谁能胜出?”</P>
“呵呵,那李仪被皇上刺中软肋,恐怕很难胜出。”</P>
“如果没猜错,接下来,他应该会调转矛头。”</P>
贾诩双目微眯,意味深长的说。</P>
秦恒细细品味话中意思。</P>
这太子明显就是李仪的软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扶持秦勉上位。</P>
要不然,不管是哪个皇子日后登基,他都不会有好下场。</P>
调转矛头,难道是说……</P>
他心中豁然开朗,父皇已经抓住他的软肋,再斗下去,恐怕结果一样,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或者抓到父皇的软肋。</P>
但是,帝王有软肋吗?</P>
秦恒一时间,也想不出来。</P>
接下来,几人针对目前的形势,再次详谈起来。</P>
东宫。</P>
针对此事,李仪再也坐不住,来到了东宫。</P>
大殿里,看着秦勉一脸愁容的样子,他心里一叹,开口说道:“陛下考校之事,殿下不用担忧,臣会解决。”</P>
秦勉眼睛一亮,激动地问:“外祖父打算如何解决?”</P>
“前两日,臣上书陛下,打算以收取赋税一事,罢免王礼,从而让皇后掌权。”</P>
“没想到陛下竟然如此果断,这一次臣败了,明日臣便进宫与陛下相谈。”</P>
李仪脸色平静,轻声说道。</P>
经过此事,他更坚定了心里那个猜测。</P>
“这……”</P>
秦勉心里五味杂陈。</P>
他没想到父皇竟然如此狠辣,丝毫不顾及他的感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