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送信的周家下人,以前是周信手下的亲兵,所以来往用的时间不是很长,来去用了六天时间,中间还在那里等了两天,走时主子吩咐过最多只能等两天,因为南城不安全了,要早点做打算。
连玥荷看到那个送信的人一脸遗憾的样子,“夫人,没有等到王爷,王爷到山上与人谈判去了,我等了两天,信给了他的亲信,怕家里着急,我就回来了。”
连玥荷现在是真的指望不上朱天佑了,看那人风尘仆仆的样子,虽然心里有些难过,但是还是微笑着对那人说,“多谢你了,辛苦了,下去好好休息吧。”
周信看到连玥荷的强颜欢笑的样子,有些心痛,“好了,别难过了,王爷是做大事的人,你不是还有我吗。我跟祖父商量过了,明天你跟我们一起去我们的祖宅那边吧,那里都是我们的地盘,就算三皇子来了,也要掂量掂量。”
连玥荷定定的看着周信,心里决定了,他要找老爷子好好谈谈,这里可不是前世的法制社会,这里是强权之地,自己和孩子需要一个保护伞。
周老爷子和连玥荷谈的什么别人不知道,但是他是笑着送她出来的,因为他马上就要有一个曾孙子和曾孙女儿了。本来听了信儿话后,他是伤心了好几天,不能有亲生的曾孙儿不说,这个想过继的孩子还是中了毒的。虽说以后的事不好说,但是总是有个隐患在那里,现在好了,那两个孩子是健康的,而且还是曾孙儿和曾孙女一下子都有了。
他高兴一阵后,还是想得更深远些,因为这两个孩子亲生的父族可是跟皇家沾边的,他给圣人上了一道谢恩折。谢他对周家的照顾,周信虽然不是在战场上受的伤,现在又在家休养,但是他该有的俸禄一分都不少。在折子后面,他随笔提过继了朱天佑的两个孩子,还说明了有老王爷的出继书。
圣人收到折子看过后,愣了好一会儿,对旁边服侍的人说,“这个同姓的堂哥真是老糊涂了,让姓朱的嫡子出继。”他放下了折子,挥手让人去查查晋王府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前段时间听说老堂哥病了,天佑这孩子又在帮自己做事,这家里要是出了事就不好了。
很快那人就来回报调查的结果,听了他的回报。圣人想了一会儿,心里叹了口气,“唉!都说娶妻娶贤,这父皇当年给堂哥赐的人简直是晋王府一祸害。自己现在也老了,佑儿当年帮他养了,现在他的孩子自己也是真心没有精力了管了。不管了,随他们吧,说不定这两孩子给了周家还是好事呢。周家也不容易,这两孩子也算给他们补偿了。”圣人自言自语。
周老爷子带着孙儿,连玥荷母子加上下人,一共四辆大车浩浩荡荡的回周家祖宅,安城。这是梁朝西部。
当时周信说要回祖宅时,他还不同意,南城的气候适合孙儿养伤。但是孙儿告诉他,他的伤不一定是要在气候好的地方养,主要是心情不好,所以总是反复发,现在过继了两个孩子,那可是周家的希望,他要协助祖父好好培养孩子,心里有了所想,有了盼头,伤就会慢慢好起来的。周老爷子也觉得说得有道理,就启程回祖宅。
连玥荷想不到刚定下来不久,又要大迁移,不过两个孩子好像挺喜欢这种到处跑的日子,只要没睡着,就瞪着眼睛四处张望,惹得老爷子稀罕得不得了,说两个孩子聪明,大有前途。
周家众人高兴的回祖宅,朱天佑那边可苦了。他攻了几次山后,把那些人打得缩在山里不敢出来。经过几次劝说,终于同意招安了,但是他们也有些要求。朱天佑又不能直接答应他们的要求,要先传回圣人定夺,所以来来回回的用了半年的时间才定下来。
朱天佑看事情终于可以定下了,才松了口气。也快过年了,闲下心来翻看和整理自己桌上的东西,准备回家过年。看到有封王爷亲启的信件,他愣了下,自己怎么不记得收过这样的信,这字不是自己熟悉的。
他拆出来一看,顿时信纸落在桌上,“长生,你过来。”他的声音有些生气。“这是什么时候送过来。”长生看了个信封后,想了一下,“大约两月前,周小将军让人送来的。您那时正在山上和敌人谈叛,我就把信放在您桌上了。”
朱天佑看着这个从小跟自己一起长大的长随,“长生,你知道这里说的是什么吗?是我的妻子和孩子受到别人暗杀,来让我拿主意的,你就那么放在桌上也不跟说一声。”
他看着脸色都变了长生,又接着说,“我知道你不喜欢夫人,觉得她配不上我,爱耍小孩脾气。我以为你只是嘴上说说而已,想不到你,你太让我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