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现在也只有这样了!”
夜晚到来,天色已暗,此时已是八月下旬,月亮迟迟没有出来,天空乌云密布,不见星光,天上地下,一片黑暗,伸手不见五指。
双方的将士经过一日战斗,个个疲惫不堪,于是同时选择了歇息,待到明日太阳出来之后,再次厮杀。
就在这时,只见洛阳城的西城门打开,一队人马骑着战马驶出洛阳城。
来到洛阳城外20里地,姚襄见四处无人,这才停下战马。
姚襄骑着战马,四处张望,心中疑惑,说道:“真是怪了,桓温竟然没有包围洛阳城,任由我们离去。”
此时,参军权翼却是说道:“将军,这定然是桓温的计谋,围三缺一,逼迫着我们逃跑啊!”
姚襄点头,心中明白。
刚才参军权翼说得谦虚,说是围三缺一,就是指将洛阳城东、南、北三面围堵起来,唯独没有围困洛阳城的西边。
这是一种战术,即给对手留下一条生路,便可以瓦解对方的战斗心理。
如此有了生还的退路,对方也就不会誓死扞卫洛阳城了。
这种战术还有一个名字,叫做:赶驴出圈。
姚襄摇了摇头,说道:“桓温用兵如神,他不会轻易放我们走的。如果不出我的所料,他们必然在我们的前方布下大军。”
众人听罢,心中又是一紧。
姚襄看向弟弟姚苌,说道:
“弟弟,你带一队人马向南而去,而后绕过武关,向关中进发。我带一队人马前往潼关。
若是一路无阻,我们便在长安见面吧!若是桓温在前方布有重兵,我们也可以生还一路,不至于全军覆没。”
姚苌听罢,大哭道:“兄长,不,我誓死要与你在一起!”
姚襄听后,大怒道:“胡闹,难道你想让我们羌族灭族吗?快走——”
姚襄挥动马鞭,抽打在姚苌身下战马的屁股之上。
战马受痛,撒开蹄子,便向南驶去。
“你们几人跟上,保护好景茂(姚苌的表字)。”
辅国将军姚兰、长史王亮、司马尹赤三人听后,拱手答道:“请将军放心,我们一定会保护好景茂的。”
姚苌离去,姚襄看向参军权翼,说道:“走吧,向潼关出发!”
众人乘着夜色,慢慢前行,一路西进。
两日后,众人终于驶离洛阳400多里地,来到了函谷关。
此时,驻守在孟津关的姚益生听说洛阳失陷之后,于是放弃孟津关,追随姚襄而来。
随着姚益生的到来,姚襄手中将士又增加到7000余人。
来到函谷关,姚襄抬头只见两侧山峰高耸,中间只有一条三丈宽的道路。
姚襄哈哈大笑道:“人人都说桓温用兵如神,我却说他是个草包。”
众人听后,心中不解,问道:“将军这是何意?”
姚襄手指前方道路,说道:“我若是桓温,在此布下一队人马,如此我们岂不是成了瓮中之鳖?”
众人听后,都是哈哈大笑。
就在这时,只见前方一道雷声传来:
“姚襄,爷爷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