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陈兵桃花峪(2 / 2)

五胡屠夫 煮茶喝酒 1382 字 8个月前

寇头男听罢,大声答道:“是,陛下!”</P>

虎牢关中。</P>

桓温手持战报,喜不自禁。</P>

“好啊,冉闵渡过沁河,消灭慕容鲜卑步骑5000多人,好啊!好啊!”</P>

桓温收到冉闵的战报,心中喜悦。</P>

半个月前,桓温兵困马营,若不是冉闵来救,只怕自己最终兵败马营,遗恨他乡。</P>

如今自己假装强渡黄河,吸引慕容鲜卑的兵力,以此减轻冉闵在野王的压力。</P>

想不到冉闵这么快便攻破沁河防线,斩杀慕容鲜卑步骑5000多人。</P>

“冉闵,不愧为屠夫!不愧为魔王!这等战力,也实在是太可怕了!”</P>

桓温在欣喜的同时,也深深地感觉到冉闵对自己的压力。</P>

“如此之人,将来只可能成为朋友,万万不可以成为敌人。”</P>

桓温心道,他决定利用这次机会,与冉闵结下一段流传万世的“英雄相会”的佳话。</P>

“以后若有机会,我一定要与他结拜为异姓兄弟!”</P>

桓温下定决心,决心与冉闵结为异姓兄弟,共同北伐,扫除五胡。</P>

“来人,告诉镇蛮护军(桓冲),就说冉闵已经带领大军渡过沁河,叫他继续假装强渡黄河。”</P>

黄河岸边,桃花峪渡口。</P>

峪,是“山”与“谷”的合体字,合在一起,即为两山夹谷之地。</P>

桃花峪,即桃花盛开的山谷。</P>

在桃花峪渡口的南岸,4000名晋军将士已经集结完毕,将士们列队整齐,手执刀矛,气势逼人。</P>

在4000名将士的前列,50架霹雳车的抛杆高高耸立,犹如一个个巨人的手臂。</P>

40架多箭弩车沿河部署,一弦十箭,箭指前方。</P>

在渡口之处,120艘小船也已集合完毕,正在装载准备渡河的将士。</P>

镇蛮护军桓冲身骑一匹白马,站立在桃花峪渡口西侧的一处山头之上。</P>

山头之下,便是黄河,站在山头之上,百里风光,尽收眼中,千里黄河,滚滚东去。</P>

在桓冲的后方,一面绣有大大“桓”字的战旗迎风飘扬。</P>

“报——将军,大将军来信。”</P>

桓冲接过信件,细细一看,顿时心喜,“没想到这么快冉闵就渡过了沁河,并且还杀敌5000多人。”</P>

桓冲心中高兴,对冉闵的崇拜程度再次拔高了一截。</P>

此番北伐,在开始之时,桓冲对冉闵还有一定的抗拒心理,认为冉闵就是武夫一个,性情暴躁,杀人如麻,一言不合,便武力相加,是个一个不折不扣的屠夫,与魏晋所倡导的儒雅相差甚远,甚至一点儿都不沾边。</P>

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触,冉闵并非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反而是一位武力高超,一诺千金,有情有义,为兄弟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真男儿、真义士!</P>

兄长桓温两度受困,生死难料,都是冉闵在关键时候拔刀相助,救万千大军和百姓于生死之间。</P>

至于说冉闵性情残暴或是杀人如麻,那应该是指对于敌人是这样的吧!</P>

“好,冉闵渡过沁河,我便算是彻底放心了!”</P>

按照双方的协定,由桓冲带领大军屯兵桃花峪,装出一副大举强渡黄河,进攻怀县的假象。</P>

实则乃是吸引慕容鲜卑的兵力,减轻冉闵在沁河防线的压力。</P>

“来人,告诉冉闵,就说在桃花峪渡口,慕容鲜卑集合了3000骑兵和1万步兵,与我正在对峙。”</P>

“是,将军!”</P>

“同时告诉周鼎将军,连夜渡河!”</P>

当日夜,在桃花峪上游40里地,30余艘小船从岸边的树林带中拖出,近1000名将士依次坐上小船,借着月色,渡过河去。</P>

至天明时分,这1000名将士迅速潜入一处农村,而30余艘小船则再次被拖入树林之中。</P>

黄河两岸,一切依旧,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