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喊我啥?
“小伙子,你多大了?”
“叔叔,我二十五了。”
“老板就大你一岁,你喊人家叔叔……”语文凑在他耳边小声说了一句,大男孩的脸刷地红了,十分可爱。
“好好好,听说你们回头要去苏州了,记得常回来玩儿啊。”
笑着送走了这两位新人,我也有了几分精神,正好已经快七点一刻了,我把门前的入座费改掉了,把牌子换成了营业。
3,
如果把什么都往咖啡身上扯,就显得太牵强附会,我只是热爱咖啡,但我并不鼓吹它,我也不建议每个人都去喝咖啡,尤其是初中及以下的小孩子。
当然了,就像我初高中的时候经常出入网吧一样,网管手上会有很多备用的身份证,只要没有人来查就会给学生们上网。做生意的人往往都不会恪守某种规则,毕竟人没有那么自觉,也没有那么富裕。
当然了,未成年最好还是不要去网吧,这不是一件丧尽天良的坏事,但说到底……除了网速快,我也说不出什么网吧的优点。
刚才进来了一个穿校服的小男孩,大概十五六岁吧,要喝美式,这当然没有什么原则上的问题,但我还是和他反复确定了一下,因为他还点了一份蛋糕,合计二十一块,加一五块钱我可以为他做特浓咖啡,那样能大大减少咖啡的苦涩。
特浓咖啡其实就是加了三勺奶粉,还有十五毫升果糖。
原本我是想在定价上只比普通美式贵一块钱的,后来鬼使神差地想了想,我又不是做慈善的,我也要吃饭。
好吧,其实每个月我都是用稿费吃饭的。
我大学里有个同学每天都在浏览器上找免费的资源看,我就和他开玩笑,为什么现在网络作家赚的钱少,就是想讨便宜看盗版的人太多了。
其实一章也就一毛多钱,一天花一两块钱看书实在说不上是什么奢侈的事,只不过那位同学家境确实比较紧张,但是学习不错,年年拿奖学金的那种(他基本上都发回家给他奶奶还医药费了),我也能理解。
不过有的人平日里不吃食堂,常换新衣,却读盗版,作为消费者而言我反驳不了他什么,但作为创作者而言,他多少有点辜负我们的付出。
现在中国已经很少在物质上山寨他人了,但在精神文化上却依然是窝里斗。
这里当然又要提到咖啡,但不是强行点题,中国人还没有消费咖啡的习惯,所以我经常能遇到把咖啡吹上天、又卖价很高的商家。
仿佛咖啡是什么不得了的东西,这一点我是很鄙视的。
咖啡就是咖啡。
咖啡,一种口感丰富的饮料,仅此而已。
如果非要谈内在的文化,还是茶的内涵和规矩比较多。
4,
我上高中的时候,历史老师讲起董仲舒时告诉我们“罢黜百家”不是真的不用其他学派的人才,汉武帝身边依然有法家和阴阳家的人才,顺便引申出来告诫我们学生,要敢于对当下的现状做出评价,要敢于抒发主观思想。
要不是我一直在写书,我就信了。
坐在店里发呆,思维混杂中我回想起了这些过去,想来也能写进书里,不过为了我的饭碗考虑,可能还需要好好美化一下。
“鳕鱼哥,鳕鱼哥?”一只手在我面前晃了晃,这才把我从思维的乱流中拉了回来,看清了来人,原来是赵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