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玗早晨起来的时候。沈朝朝已经做好了早饭。</P>
纪玗喝了一口粥,又拿了个馒头,忍不住夸赞道:“我们朝朝也太勤快了吧!”</P>
沈朝朝也没想到自己第一次一个人做早饭就被夸了,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P>
“我先去教室了昂!中午回来吃饭。你上午没事可以在学校里面逛一逛。”</P>
纪玗说完就背着单肩书包离开了宿舍。</P>
教师宿舍离教学楼很近,纪玗走了三分钟就到了班级里。</P>
纪玗敲了敲门:“你好,我是今天来报到的学生。”</P>
教室里刚好这节课上的是语文课,本来语文已经全部学完了,这节课也是刚好抽人背诵。</P>
结果一连点了几个学生,背诵倒是没什么问题,对文章的理解却不足。</P>
“你从一高转来的?”语文老师问道。</P>
纪玗点了点头道:“是的老师。”</P>
“那你站在门口背诵一下《送东阳马生序》吧!”</P>
纪玗听到老师的话,也没有犹豫,朗声背诵了起来:“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 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P>
纪玗这小半个月把其他科目都翻了一遍,最令他觉得惊讶的是语文科目。不管是几十年前还是几十年后,一些优秀的文章从来不会在课本中被磨灭。</P>
就像朱自清的《威尼斯》、曹禺的《雷雨》、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P>
还有出自《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庄暴见孟子。亦或是出自《庄子》的庖丁解牛。</P>
杜牧的《阿房宫赋》、贾谊的《过秦论》、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P>
来自语文的魅力,从始至终都刻在国民的骨子里。即使后来的语文书有改动,但经典一直都是经典。</P>
很快纪玗声音洪亮,没有停顿半分,完完整整的背诵完了整篇文章。</P>
“背的很好,那你说一说,这篇文章其中“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P>
听到老师的问题,纪玗思索片刻随即说道:“拜师难(冒严寒顶风雪,到外地寻师)、求教难(常遭“叱咄”)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P>
听到纪玗的话,语文老师也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果然是一高转来的,基础一点也没落下。不过明日来早一点,二高早读是五点半开始…………”</P>
纪玗点了点头,随即找了个空位置坐下。</P>
旁边的男生连忙探头过来和纪玗搭话:“语文老头说是五点半上课,别的班都是六点半,他偏偏要早一个小时……”</P>
纪玗没有搭理他。</P>
他还在不停说着:“你是从一高转来的啊!怎么想的,一高升学率可比我们这厉害多了,看你年纪也不小了,你复读几年了啊……”</P>
纪玗还是没有搭理他。然后语文老师的粉笔头就从眼前划过,重重的钉在了旁边男人的身上。</P>
“孔文明给我站起来。”</P>
老师一声怒吼,孔文明灰溜溜的站了起来。</P>
“老师好。”</P>
看着孔文明嬉皮笑脸的模样,语文老师就气不打一处来:“你说说你还叫文明,你全身上下哪一点能和文明沾的上边。还和孔圣人一个姓,真是一个实打实的文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