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劫辰己世(三十三下)(2 / 2)

弘邑录 杨少惟 2004 字 10个月前

冥莲,即长白山睡莲,为长白山天池所获,配以黄芪、熟地、何首乌、龙葵、青蒿、金银花、白术、黄精。

龙甲,即为千年龟甲,配以沉香、乌药、佛手、附子、肉桂、白芍、蒲公英、辛夷、栀子花、葛根。

凤血,即为祝神鸟之血,配以枳实、冬草、降香、腹皮、茱萸、百花苏子、黄芩、苦连、豆蔻、天竺、牛膝。

虎手,即突牙虎掌,为京城最大的药商所购,配以南星、坤草、元胡、麦冬、琥珀、百部、旋复、鹿茸、

蛇鳞,即为冉遗鱼鳞片,配以玉竹、五味子、远志、夜藤、赤豆、佩兰、厚朴、茵陈、砂仁。

仙根,即为地仙之参,配以乌梅、茜草、紫苏、杜仲、灵芝、泽兰、条苓、白及、丁香。

李顾为了节省炼制材料,便于以后再次炼制丹药,均以较小比例配方。

“你们在做什么?”李顾耳后传来秦慕兰的言语声。“我们在炼药。”李顾赶紧说道。

秦慕兰看着地上的药材,微微一笑,“炼药?不会是炼制什么‘长生丹'吧。”

李顾有点尴尬,只能苦笑道:“额!这个嘛!”

“那就是默认了,直到现在,我总算知晓你们此行目的何在。”秦慕兰蹲下身子,默默看着这些药材。

“李顾,现在可以生火了吗?”希迪这时问道。

“我先行调药。”李顾取出其中两块“地图”绢帛,他按照图中的方法调制药方。

“炼制‘长生丹'不是需要水银、硝石和明矾吗?我怎么闻不到这些矿物元素的问道。”秦慕兰突然问道。

李顾一边调药,一边回答道:“汉代以后,各家道士不知受到何人影响,炼制丹药时使用这些有毒的矿物质,导致许多服用丹药者身中剧毒,乃至死亡,比如着名的雍正帝。”

“你的意思是说,这些道士炼制丹药的方法不正确?”秦慕兰不明所以,既然有那么多人中毒或死亡,为何还继续用此法炼制丹药。

“这些道士固执,甚至愚昧,认为前人炼制方法一定不会错。”李顾轻蔑道。

秦慕兰走到青铜鼎旁边,看着鼎内的水,问道:“你们往里面倒入是湖泊里的水吗?”

“不是的,湖水不太干净,我们用山泉水。”希迪答道。

一个时辰后,李顾调制好所有药方,他满头大汗,感觉心力交瘁。因为“地图”上的调制方法相当特别。

调制过程需要凝神集气,每一个步骤都要极为小心,正所谓“和合凝集,定将成败”。

“希迪,你可以生火了,火候要适中。”李顾说道。

几分钟后,鼎内的水开始冒烟,李顾当即往里面放入凤血药方,盖上顶盖,添加一些柴火,高温炙炼。

再过十分钟,李顾打开顶盖,放入蛇鳞药方,撤去部分柴火,文火煅炼。

一刻钟后,李顾叫希迪撤去全部柴火,并放入龙甲药方,三分钟后再放柴火进入鼎底。同时倒入山泉水。

经过半个时辰,李顾叫希迪多添加柴火,他打开顶盖后立即往里面放入仙根药方。

时间过去五分钟,李顾很快放入虎手药方,并用木棍往里面搅动几下,然后倒入半鼎容量的山泉水。

二十分钟过后,李顾打开顶盖最后放入冥莲药方,并让希迪撤去一些柴火。

这一过程叫做“熬丹”,是整个“水法”炼制丹药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李顾让希迪往鼎内倒入四分之三容量的山泉水,并盖严实顶盖,进行“封鼎”,然后开始“养丹”,以文火慢慢养之。

“养丹”过程整整耗费将近五个时辰,希迪逐渐撤去柴火,直至全部撤完止火。

李顾将鼎内的溶液倒出,留下整块药物,并让其慢慢冷却。这个过程叫做“浇丹”。

他让希迪用冷水浇入鼎身,使其降温,进行“酿丹”,最后将药物制成丹药。

秦慕兰手里拿着一颗丹药,惊叹道:“这就是‘长生丹'啊!我先尝试一下!”

李顾赶紧拦住她,并说道:“先别吃,我们不知道吃下丹药后,身体是否会发生病变。”

“没事的,你们先试这吃下,我带有保命药物?”希迪说道。

“我倒是忘记这茬了。”李顾说道:“秦小姐,这颗丹药我们各吃一半吧。”

“什么保命药物?”秦慕兰问道。“你就放心吃下吧!”希迪催促道。

李顾从秦慕兰手里拿来丹药,破开半边,递给她另一半。

二人同时吃下丹药,几分钟后,他们的身体没有出现病变,倒是精气神提升不少。

“我觉得有点瑕疵,这些丹药是半成品。”李顾颇为失望。

“即使是半成品,那也是‘长生丹'啊!”

内洞外突然传来一个声音,李顾循声望去,有一个身影缓缓走进内洞,身后跟随百余人。

李顾愣了一下,随后微笑道:“原来是九爷啊,你怎么有空在这个偏僻的山沟。”

“别废话,交出‘长生丹',可以饶你们不死!”杨晋威胁道。

李顾依然面露笑容,“我要是不交呢。”

“我身后有一百多个兄弟,个个武力精湛,你们是逃不出这里的,不交出‘长生丹'的话,只好请你们去见阎王爷了。”杨晋叫喊道。

“阎王爷是谁?去见他做什么?”希迪问道。

秦慕兰听到这话,噗呲一下,笑出声来,“阎王爷是”

她还没说完话,突然间,山洞外传来几声刺耳的撕叫声,随后声音越来越多,而且愈发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