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劫辰己世(三十三上)(2 / 2)

弘邑录 杨少惟 1964 字 10个月前

最后,李顾用点力气,重重的摁进钢针,并迅速拔出来。

他这才舒了一口气,用手擦拭额头上汗水,“现在可以打开盒盖。”

希迪伸出双手,小心翼翼打开黑色盒子的盒盖。

“怎么回事!里面怎么还有机关?”希迪惊呼道。

李顾赶紧靠近盒子,他发现里面覆盖一层青铜板,锈迹斑驳,中间位置有一个圆孔,口径约莫三厘米,深度未知。

“这个圆孔怎么那么像一个容器啊。”秦慕兰说道。

希迪盯着这个圆孔,“是否要倒入什么东西,机关才会开启。”

“利库玛,你拿一个瓶子到湖泊里取些水过来。”李顾说道。

不多时,利库玛手里拿着一瓶水回到帐篷,李顾立即将水倒入圆孔,他们等待几分钟,盒子机关并没什么做出反应。

李顾倒出这些水,从地下挖出泥土,装入圆孔,依然没能打开机关。

“难道是重量的问题,与倒入什么东西无关?”李顾从圆孔取出泥土,然后缓慢往里倒水,他每一次都倒入一点点,直至倒满,还是没能成功将其打开。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传入李顾的耳朵。“会不会是血液。”秦慕兰不经意间说道。

李顾赶紧取出短刀,往食指刺去,血液滴入圆孔,机关依旧没有动静,但是与此前有所不同,血液被吸进去盒子里面。

“秦小姐,你往里面滴血,我再观察一下。”李顾欣喜道。

秦慕兰二话不说,很快刺破手指,往圆孔滴下血液,刚滴几下,很快就被吸进去。

李顾赶忙拦住她,“可以了,血流多了对身体不好。”

“看来真的与血液有关,要不让我和利库玛来试一下”希迪说道。

“不必了,我们滴入血液都没能成功,你们更不行。”李顾说道。

他们望着这个盒子,没有想到任何办法将其开启,只能暂时放弃。

此时李顾躺在被窝里辗转难眠,他起身将黑色盒子拿到面前,仔细查看其表面,从用漆到纹路,无所不查。

“李顾,你醒了吗?”希迪在帐篷外喊道。“进来吧。”李顾应声道。

希迪走进帐篷,看到李顾端详这个盒子,问道:“怎么,还没想出来怎么打开它吗?”

“是的,我一点头绪都没有,各种办法都试过了,依然无法将其开启。”李顾说道。

“那我们只能砸开它!”希迪说道。“千万别这样,我们还不清楚机关的构造,强行打开恐怕不行。”李顾赶紧说道。

“你还记得虎子吗?我觉得他要是在这里,肯定会把这个机关拆了,再重新装回去。”希迪微笑道。

“虎子是有这个能力,就是有点可惜了。”李顾刚说完这话,突然间,他似乎想到什么。

他打开背包,找出一个小匣子,“还好我带来这里!”

“这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希迪疑惑道。

“我也不知道。”李顾撕开封条,然后用短刀试图撬开盒盖。

几分钟后,他成功打开小匣子,里面放置着一个褐色的玻璃瓶。

“这不是恒温瓶吗,你还带来一个?”希迪急忙说道。

“此瓶不是我带来这里的,你还得我们初次见面的那天吗,我和虎子潜入隆余斋就是取出这个小匣子,而且最重要的是,我没打开过它。”李顾说道。

“原来如此,可是这就奇怪了,小匣子里怎么会出现恒温瓶。”希迪说道。

“我并不清楚,此事以后再说。”李顾打开瓶盖,往里面看一下,“竟然是血液!”

他赶紧将这瓶血液倒入盒子圆孔,因为恒温瓶一旦被打开,里面的东西很快失温,同时恒温瓶也会作废。

“瓶底似乎刻有文字!”希迪还是眼尖,他在李顾倒入血液的瞬间,看到恒温瓶底雕刻着文字。

李顾倒翻恒温瓶,只见瓶底雕刻着四个字:“胡宜之血。”

“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希迪问道。“恒温瓶里装的是胡宜的血液。”李顾说道。

“小胡的血?”希迪惊讶道。

没等李顾说话,盒子突然一阵响动,青铜板开始有所松动。“终于成功了!”希迪兴奋道。

李顾用短刀撬开青铜板,发现里面包裹着厚厚的粗麻布。

就在这时,秦慕兰和利库玛同时赶到这里。他们听到希迪的叫声后,立即动身前来李顾的帐篷。

“你们竟然能够打开这个盒子!”秦慕兰感到不可思议。

“我们倒入血液后,盒子就自动开启了。”希迪说道。

“使用的是你的血?”秦慕兰问道。“不是,我们用某个人的血液。”希迪答道。

“你的意思是用特定人群的血,才能打开这个盒子?”秦慕兰说道,“此盒已经有超过千年的历史,古时候怎么辨别特定的血液。”

“古代既然有滴血认亲这一说法,意味着有能力甄别血液。”李顾解释道。

“还是没法说得通,我可是学过生物学。”秦慕兰说道。

“别讨论这些了,我们现在需要关心是里面藏有什么物品。”希迪劝阻道。

李顾走到背包处,取出胶手套并戴上双手。他首先观察一下粗麻布,似乎还有韧性,轻移应该不会造成破裂。

他移走粗麻布后,发现还有一层绸布,虽然有些掉色,但是纹饰依然清晰可见,表面绣有龙纹和云纹。

拿走绸布,密密麻麻的绢帛出现在他们眼前,由于密封完好,绢帛之间的叠压关系良好,并未产生粘连状况。

李顾轻轻取出绢帛,数了一下,拢共二十二块,“数量是正确的,但是真假未知。”

“利库玛,你回去将那五张绢帛拿过来。”希迪吩咐道。

片刻时间,利库玛取来绢帛,递给李顾,后者将这些绢帛与刚刚寻获的绢帛仔细对照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