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孝道,感动了郯国的所有国人,奉他为君的呼声更高;而召将军,也因此,更受到朝廷的重用。
柤离子对羊斟说,将来若有用得上卫国、宋国之事,均可通知他。毕竟,卫国有楠儿,宋国有流儿,对他羊斟来说,都有亲缘;就算是那郑国,驷家掌权,也不会没有他的益处。
羊斟当然知道自己这些看上去“哪哪都有”,却“哪哪”都靠不住的资源,都比不他由他亲自打拼出来的“召将军”来得扎实,来得底气硬。
更何况,在这小小的郯国里,已经有了他最能感到放松和欢乐的一家四口。
柤离子寻师的脚步,一路向东,当时学问都在齐、鲁,去鲁国寻师,更是他经过郯国之后,下一个重要的目的地。
鲁国学问深厚的高人,实在是太过丰厚;经过一番寻觅,柤离子打听到了一位叫颜阖的隐士,这人有趣之极,宁可翻墙逃跑,也不愿意去应征当官。但是他的学问之高深,在当时的鲁国,几乎无人可敌。
柤离子想,既然他不愿为鲁所用,宁可放牛,都不当官,他一定是对鲁国国君有失望之处吧!这也正好,此处不用,于卫国,恰是利好!正好,请去,为卫国当国师!
他打听到了颜阖的住处,还真是“大隐隐于市”,就在城郊佃民们扎堆住的那片破屋巷道之中,就有一间,是这位“大隐”所住。
柤离子知道,鲁国国君送来的厚礼,他都不肯接受;可见,他不是一个容易被俗利所牵动的了的人。
但,只要是人,就必定有喜欢;有喜欢了,也就一定会有弱点。除非他不是这世上的人。
去见他之前,柤离子自己也打扮了一番,装成是一个收谷子的商人,去沿巷唱收。
作为一个“农人”,听到这外面喊叫的“收谷”的声音,颜阖自然也不例外,被吸引了出来,牵着他的老牛,驮着新打的两袋谷物,也来售卖。
和其他的收谷人不同,柤离子在收谷的马车车头的幡旗上,一面写着“籴”;另一面写着“炙”。
这就让卖粮的农人大感新鲜,一边排队,就一边打听“籴为收米,炙为何物?”
只见最前面已经卖完自家粮食,收到钱财的农户,举着两根粗粗的艾条,很是兴奋地说道
“此人非凡啊!不单单系收粮,更能眙出病症!吾素有腰疾,难以弯腰,系呢度得一良方,回家艾炙,话即可好返,仲不收钱听!真系宅心仁义啊!”
这下可好,一传十,十传百,本来是一个排队卖米的队伍,硬得抬的抬、扛的扛,变成了一支瞧病的队伍,混杂其间。
颜阖也在其间,他不由也对这位“收粮人”产生了钦佩。
柤离子自是事先做足功课了的,他已经提前偷偷看过颜阖的相貌,也知道这人,不能用“利”相诱,只能以“德”服人。
眼看着,马上就要排到颜阖了,柤离子故意提高嗓门,对排队的老老少少们说道<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