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巡沉思片刻才说道:“派人去刺探,若胡人主力真的南下,我们的机会就来了!”</P>
“是!”南霁云立刻兴奋起来。</P>
七月十三日傍晚,一场暴雨过后,天空湛蓝如洗。</P>
李倓从白马渡渡过了黄河,他眺望北方天幕下一望无际的河北大平原。</P>
果然,唐朝中后期开始,中国植被已经严重不足。</P>
一眼望去光秃秃的一片,有的只是田。</P>
历代的砍伐,却并未认为有效组织栽种,随着时间的推移,树林快速消失。</P>
据说唐末朱温迁都洛阳,却在长安拆掉宫殿,将巨木扔到渭水,一路漂浮,进入黄河,抵达洛阳以北。</P>
因为实在没有大的木材了。</P>
到了宋朝,宋朝皇宫是在汴州前节度使的府邸修建起来的,小得可怜。</P>
至于后来明朝朱棣在北京修紫禁城,那都是派人去云南的深山老林找的巨木。</P>
李倓心中叹了口气,看来种植树木这件事,也要快速提上日程了。</P>
“陛下!陛下!”</P>
李泌骑着马快速过来。</P>
“史思明主力已经进入常山,初步估算,总兵力在十万以上。”</P>
李倓接过信,看起来。</P>
“看来回纥人没有进入蓟门,史思明也把范阳的后勤安排好了。”李倓目光平静地说着,“他的行动,比朕想象的还要快。”</P>
这是一个很难对付的家伙啊!</P>
“我们现在在滑州,距离清河县还有近四百里,七天的行军路程。”李泌说道,“圣驾亲临清河的消息,已经发往河北诸州,如果不出意外,明日史思明就能知道陛下您来了。”</P>
李倓问道:“你觉得史思明知道朕来了,会如何?”</P>
“史思明可能会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继续围攻李光弼,他想彻底击垮我们的常山防线,如此一来,便可随时南下,随时回范阳。”</P>
“第二种情况呢?”</P>
“第二种情况是在陛下抵达清河之前,史思明亲率万骑兵南下,围堵圣驾,这对他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P>
“你觉得史思明更有可能会选择哪一种?”</P>
“臣以为,史思明会选择第二种,他会用主力困住李光弼,再分兵南下,趁着陛下进入清河城之前赶来。”</P>
“从常山到清河,骑兵行程几日?”</P>
“从常山到清河三百里,骑兵四日可以抵达。”</P>
“康阿义手中有多少兵马?”</P>
“康阿义手中有三万兵马,但骑兵数量有限,而且大多都是今年招募的,要出城跟史思明的骑兵打,恐怕不行。”</P>
李倓却不慌,他又问道:“那依你看,现在朕该怎么办?”</P>
“若史思明采取第二种策略,就正中我们下怀,他到了清河,想要攻破清河城恐怕不会那么容易,而郭子仪的援军一旦陆续从河东进入河北,李光弼部得到援军的支持,常山战场叛军的优势会被缩小。局面将进入两线对峙阶段。”</P>
“卿之意是让朕提前赶到清河?”</P>
“臣正是此意,陛下可先率领骑兵赶路,三日内抵达清河,史思明围堵陛下的策略将会落空。”</P>
“落空之后,史思明攻克清河不成,他又会如何?”李倓问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