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看!这不又是一条大鱼!(1 / 2)

所谓的公廨钱,是大唐朝廷对民间商人的一种高利贷。</P>

起源于隋朝,但真正制度化于李世民时期。</P>

大唐开国之初底子薄,外敌环绕。</P>

李世民对内要休养生息,对外要扩充军备。</P>

扩充军备需要钱,但又不能通过增加税收来为国库创收,于是李世民就将公廨钱制度化。</P>

操作很简单,一开始在长安城选有钱的商人。</P>

这里并不是杀商人,李世民本身不会做杀鸡取卵的事。</P>

长安七十多所衙门,各选九名富商,这些富商被称为“捉钱令史”。</P>

衙门给自己选的这九名富商各自贷款五万钱。</P>

唐朝一钱是一百文,五万钱就是五千贯。</P>

捉钱令史借了这些钱之后,是要给利息的,每个月利息是四千钱,一年就是4.8万钱。</P>

年利息差不多百分百。</P>

商人肯定不做亏本买卖,找朝廷借了这钱,就必须做买卖,靠利润把这些利息成本覆盖。</P>

那么从朝廷到商人,所有的流水都是正的。</P>

这些利息钱上缴给大唐朝廷,成为养官的一部分俸禄。</P>

在长安试了之后不错,很快推行到各州。</P>

这是李世民定的,其本质是对富商收一笔“特别税”。</P>

因为富商根本没有贷款的需求,这里的公廨钱借给富商,是强制性的。</P>

那么凭什么富商要配合朝廷呢?</P>

难道天可汗一句话,天下富商甘之若饴?</P>

那倒不是。</P>

如果李世民靠这种唯心主义来治理国家,也就不会成为天可汗了。</P>

每一个“捉钱令史”都有任务,只要每年都能完成利息,可以酌情任命为官员。</P>

那么矛盾就来了,大唐的官员有两种出处,一是世家大族的引荐,二是科举考试。</P>

这两种有一个共同点:看出身。</P>

商人出身最是低微,现在朝廷突然多了一批商人来做官,那些辛辛苦苦考试的,或者出身名贵的,肯定都不干了。</P>

要知道,那个时代,按照那个标准,一年有三百多个商人可以做官。</P>

而科举考试一年的录取人数是个位数。</P>

于是矛盾爆发,李世民就开始在公廨钱废除问题上摇摆。</P>

摇摆归摇摆,钱还得继续赚啊。</P>

那么多仗等着打,初唐那么多名将,打了那么多场胜仗。</P>

名将也是人,名将的战绩也是要军费来支撑的。</P>

大唐开国的农税直接降到了五十抽一,比汉朝的三十抽一还低。</P>

不加农税是李世民的底线,就只能让富商来养朝廷。</P>

后来公廨钱一直保留了下来,不过到李隆基时代,利息有所下降。</P>

到了李倓继位,公廨钱依然没有废除。</P>

李揖跪在那里大气不敢出一个,只是说道:“圣人,的的确确是公廨钱!只是臣从里面拿了一点点,臣有罪!臣有罪!但是臣不服啊!”</P>

“你有何不服?”</P>

“现在朝堂上下,哪一个不拿公廨钱的?”李揖抬起头,鼓着勇气说道,“每一个衙门都能强制向民间富商放贷,不能放贷的也借着公廨钱的名义放贷,凡是不配合的商人,一律想个理由抓起来,现在全国上下的商人,没有一个不配合官员的。臣只是拿了一点点!”</P>

“一点点就是二十万贯?”</P>

“那是臣任职多年积攒的,他们拿的更多,他们不仅仅拿公廨钱,还有公廨田,还私下以个人名义强制给商人放贷,收取利息!他们拿的更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