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主动,下一次可能就是被动了。</P>
“叛军尚在潼关之外,河北和中原诸州郡现在在叛军的掌控中,今日还请诸位来说说,接下来如何消灭叛军。”</P>
李亨尽量使自己坐得笔直,看起来更有威严一些。</P>
“启奏陛下,启奏太子殿下,臣以为,我们在潼关击退叛军,叛军踌躇不前,正是士气低迷的时候,我军应该集结精锐,出关直逼洛阳,一战而复洛阳!”</P>
李倓瞥了一眼站出来说话的这个人。</P>
大概五十几岁的样子,气质儒雅,看起来就是那种读了许多书的人。</P>
他是大唐刑部侍郎房琯。</P>
房琯只是刑部侍郎,按理说是没有资格参加今天的议事的。</P>
但是他却参加了,并且还第一个提出了这样的意见。</P>
这个意见立刻得到了一批人的响应。</P>
但这个时候,另一个人站了出来。</P>
这个人一身素衣,看起来不像一个官员,倒像是一个道士。</P>
约莫三十左右,模样俊秀,气质出尘。</P>
他说道:“启禀圣人,启禀太子殿下,在下以为,不能出兵。”</P>
李亨微微一怔,目光不解地盯着李泌。</P>
上面的李隆基没有说话,李亨问道:“长源何出此言,现在叛军在潼关被我们打败,正是乘胜追击的好时刻!”</P>
“叛军虽在潼关受挫,但并未伤到根骨,叛军作战骁勇,东京被攻占后,民心混乱,我军若是眼下去东京,难免会受到当地影响,而且此战,不在乎一城一池,而在乎彻底根除叛军!”</P>
李倓立刻对这个人来了兴趣。</P>
这个见解倒是颇有几分大格局。</P>
不知这位看起来仙风道骨的人,是何身份,竟然能出现在今日的朝堂议事上。</P>
李倓回忆着安史之乱中的这些重要人物。</P>
一个名字很快浮现在他的心头:李泌!</P>
他刚想到此人,却听房琯不客气地说道:“李泌!你懂什么,你一个闲云野鹤,少插手朝堂大事!”</P>
李泌却不生气,而是说道:“在下知道房侍郎求胜心切,可是这一场战争,急是急不得的。”</P>
“那你说怎么办?”</P>
“圣人已经命郭子仪东进河北,只要郭子仪能在河北取得战果,叛军将两面受敌,届时叛军必分兵回援,若是郭子仪能在河北取得更大胜利,河北州郡必纷纷复归朝廷,叛军士气受挫,我军可立刻出潼关,直奔洛阳,洛阳不战而归!”</P>
“万一叛军在河北、中原不断扩大,怎么办?”房琯问道。</P>
“叛军不得民心,即便河北、中原一带有部分人投降,也只是暂时,我们切不可自乱阵脚!”</P>
“一派胡言!”房琯当场就否认了李泌的话,随即对李亨说道,“太子殿下,洛阳百姓日夜盼望王师,若是能尽快收复洛阳,天下诸州郡都能看到朝廷的决心,也能再一次感受到朝廷的威信,必然纷纷归附!”</P>
李亨点了点头。</P>
很显然,出兵洛阳,早已是李亨和房琯这些人这两天私下就已经商定好了的。</P>
今日到这里来议事,不过是走个形式而已。</P>
出兵洛阳,不是军事行动,而是政治诉求。</P>
现在是皇权交接的敏感时期,再加上李隆基搞了个天策上将出来,李亨多方压力都很大。</P>
他想急着立功,稳住大局。</P>
房琯今天能出现在这里,也是李亨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