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天宝十镇中,兵力最多的还是范阳。</P>
范阳节度使总兵力有九万一千五百人。</P>
之所以范阳有如此多的兵力,有几条重要的原因。</P>
一是隋唐之初最大的敌人高句丽在东北一带,那里有肥沃的平原和丰富的铁矿,有诞生农耕文明的条件。</P>
隋炀帝倾国之力,最后都未能征服高句丽,李世民一生也未能真正征服高句丽。</P>
直到唐高宗李治时代,积累了三代人,才将高句丽彻底灭掉。</P>
此后大唐是非常注意对东北一带的压制的。</P>
二是武则天时代,数次征讨契丹人,投入进去的总兵力有四十几万,但几乎全部惨败,这给大唐东北边防造成了巨大的威胁。</P>
那个时代,不仅边防出了问题,长安和洛阳的内部政治也处于恐慌状态。</P>
用内忧外患来形容也不为过。</P>
直到年轻的李隆基脱颖而出,以高超的政治手腕和雷霆的杀伐果断摆平了内部危机,随即开始对东北再次用兵。</P>
他提拔王忠嗣,以王忠嗣对契丹和奚族作战,大获全胜,这才稳住了大唐格局。</P>
但为了防止东北再一次有人崛起,李隆基对东北一带的兵力布局是非常重视的。</P>
三、范阳节度的辖区幽州,位于河北大平原的最北边,河北是大唐的粮仓所在,是人丁最多的地方。</P>
陇右、河西、安西、北庭这四处,都没有河北这样的优势。</P>
河北有足够的能力养活范阳军镇。</P>
这样的布局自然合理,此后李隆基对契丹人和奚族人采取了打压和拉拢两手并用的策略。</P>
可惜出了个安禄山,安禄山为了邀功,不断打击契丹,导致契丹人一怒之下将大唐送去和亲的公主斩首。</P>
于天宝初年,再一次激化双方矛盾。</P>
至此,大唐军费进一步增加。</P>
所有的战争都是政治的延伸,安禄山是政治妥协的产物。</P>
包括现在的李倓,是安禄山被妥协之后的延伸。</P>
或者说是李隆基想要建立赫赫武功的夙愿的延伸。</P>
安禄山的存在是畸形的,李倓政治地位的存在,也是不符合常规政治逻辑的。</P>
但均田制崩塌。</P>
从整盘棋来看,他们二人的存在,又是合理的。</P>
李隆基需要钱。</P>
站在帝国最高的视野位置,他看到的,比任何一个人都要远一些,他的欲望自然也是最可怕的。</P>
高仙芝离开之后,李隆基缓缓闭上眼睛,陷入到一种深深的疲劳中。</P>
他不担心安禄山,但他越来越担心李倓了。</P>
李倓是太子之子,能走到这一步,已经是李隆基最后的妥协。</P>
正如李林甫所料,李隆基看似很宠爱那个皇孙,实际上那是一种扭曲的政治妥协。</P>
等到一定的程度,会出现反噬。</P>
这是李林甫有把握封杀李倓的根本原因。</P>
帝王变脸比翻书还要快。</P>
此时的李隆基缓缓睁开眼,他的眼神与之前截然不同。</P>
那种深邃、冷漠,汇聚在一起,让人不寒而栗。</P>
只有一年,最多只有一年,今年结束后,他必须回长安,卸去所有的职务。</P>
不知多了多久,高力士进来了,他呈递上一份奏疏。</P>
“三郎,是哥舒翰的奏疏。”</P>
“写了什么?”</P>
“奴婢不敢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