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最基础的是什么呢?</P>
是信息的传递。</P>
在文字发明之前,一个部落领袖最多只能管理数十人,优秀的领袖的极限值是150人。</P>
当文字发明后,管理范围大大增加,人类开始出现小型城镇,权力开始出现,例如夏商。</P>
当乘载文字的工具变得便捷之后,城镇开始扩张,国家开始出现,例如西周、春秋战国。</P>
当乘载文字的工具变成竹简,并且文字被统一,帝国就出现了,例如秦汉。</P>
当纸张被普及,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开始变得强有力,例如唐朝。</P>
当纸张价格下降,印刷产业兴盛,地方权力架构就可以变得精细化,例如宋朝。</P>
权力的变更,与生产力是分不开的。</P>
可以解释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P>
刘彻和李世民,都想分割地方大员的权力。</P>
刘彻办不到,因为治理需要文书,文书在竹简时代的流通极其缓慢。</P>
李世民也只能往前走几步,因为大唐的纸张还很贵。</P>
直到宋朝,造纸业和印刷产业爆发,宋朝就有了精细化权力分割的底层基础。</P>
那么回到李倓的身上,他想要干什么?</P>
他当然想要对淮南道和江南道做精细化管理。</P>
精细化管理最大的优势就是集中资源办大事,动员能力强悍,能随时调动钱财、人口和制造品。</P>
但精细化管理的难度极大。</P>
目前他能做到的也就只是在对扬州七县做精细化管理,扬州以外的州,官员还不是他的人,权力结构也还很有大唐原始特色。</P>
那这与萧家有什么关系呢?</P>
有!</P>
萧家就在武进,与扬州只有一江之隔。</P>
武进属于常州,常州在扬州和苏州之间。</P>
扬州、常州、苏州,都是大运河上的州。</P>
扬州在天宝年间是除了两京以外,与成都齐名的繁荣之地。</P>
常州自然绝不会差。</P>
刘晏提的建立扬州到苏州的经济中心战略,其实就是这么个道理。</P>
李倓现在是把扬州彻底抓在手里,下一步就要从扬州扩展到苏州,建立太湖经济圈。</P>
等太湖经济圈建立之后,影响到杭州,只是之间的问题。</P>
到了那一步,淮南和江东一带,基本上可以牢牢掌握在李倓手里了。</P>
那如何顺利且快速地开展接下来往苏州渗透的工作呢?</P>
萧家肯定是绕不过去的一座山。</P>
兰陵萧家,在常州武进是巨无霸。</P>
萧嵩是前宰相,各种军功在身,他的儿子又是朝廷官员,还取了公主。</P>
萧家原本在地方势力就极大,加上萧嵩这一层,对地方的良田、人口、钱财、资源、舆论等掌控,肯定江东其他任何一个家族都无法比拟的。</P>
什么顾家、陆家、朱家,那种没落的家族,在李倓眼里,统战价值就没那么高了。</P>
听话就合作,不听话就找理由做掉。</P>
听李倓这般一说,萧值松了一口气,他说道:“大王深明大义,在下佩服。”</P>
“萧乔甫萧相公乃当世人杰,为朝廷屡立战功,萧家忠于朝廷,本王是知晓的。”</P>
他说的萧乔甫当然就是萧嵩。</P>
他这样说的目的就是想对萧家表态,咱不要把关系闹僵了。</P>
“大王谬赞,愧不敢当,不过有一句话,在下还是要说的。”</P>
“不知何事,萧公但说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