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倘若兄长行险,臣妾也能劝阻一二,再不济还能同进同退!”</P>
“同进退吗?”马皇后低声喃喃,眼中却也闪过一抹动容。</P>
当年的她和老朱,也同样是同进同退。</P>
胸前被饼子烫伤的旧疤,背着老朱走完的山路便是最好的证明。</P>
看着朱标竟也有常氏这样的女子陪伴身侧,马皇后心中也多了些许安慰。</P>
“娘自会安排!”</P>
微微牵起常氏的手,马皇后语调柔和,温声开口道:</P>
“朱家的男人心比天高。”</P>
“好孩子,倒是委屈你了!”</P>
“不委屈!”常氏看向马皇后,认真说道:“兄长待我极好,数年未有纳侧之心。”</P>
“您和父皇更是等我产下雄英以后,这才为兄长充实后宫。”</P>
“儿媳并非痴傻之人,哪里会不明白父皇、母后对我的好。”</P>
言至于此,常氏美眸微动,语气温和却极有力量道:</P>
“父亲和母亲走的早,儿媳从小便是在您和父皇跟前长大的。”</P>
“臣妾虽是儿媳,可心中早将自己视作父皇和母后的女儿。”</P>
“侍奉兄长不仅是为妻之道,更是人子本分!”</P>
“好孩子,好孩子啊!”</P>
马皇后微微抚摸着常氏的手背。</P>
在她看来,朱标身旁有这么个知冷知热的女人,作为母亲她也就能放心了。</P>
和坤宁宫的感动不同。</P>
朱标刚出皇宫,便拿着那道圣旨大步朝五军都督府走去。</P>
也是一只脚刚踏进五军都督府,只见朱标当即朗声喊道:</P>
“诸将都到正堂,孤有圣旨!”</P>
看着朱标那满脸坏笑,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样子。</P>
蓝玉虽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当即转身召集诸将。</P>
不多时。</P>
蓝玉、顾时、耿炳文等侯爵武将尽数到场。</P>
即便不常在五军都督府的徐达、汤和、冯胜等人,也被蓝玉派人给叫了过来。</P>
当看到朱标一手拿着圣旨,正洋洋得意看着他们。</P>
众人也愈发好奇朱标手中这道圣旨究竟写了什么。</P>
“殿下,您有何旨意直接吩咐便是,何必请来圣旨!”</P>
“就是!”</P>
“殿下有何令旨直接吩咐便是,即便有圣旨何必劳烦殿下您亲自跑一趟,让那个刘保儿代为传令便是了。”</P>
“刘保儿怎么能说的明白!”</P>
朱标暗笑一声,随即摊开圣旨,高声念道:</P>
“此道圣旨乃陛下亲笔所书。”</P>
“诸将听旨!”</P>
“臣等接旨~”</P>
“擢!”</P>
“大明军政尽交太子之手。”</P>
“太子决议,无人可改!”</P>
“钦此!”</P>
待朱标说完,诸将面面相觑,一时茫然竟忘了领旨。</P>
他们本以为朱标亲自传旨,而且还是老朱亲笔所书。</P>
这圣旨应该是是点兵点将,确定好出征倭国的人选。</P>
可诸将没想到的是,此次圣旨竟然是这么一句不痛不痒的话。</P>
太子决议,无人可改。</P>
即便没有这道圣旨,他们这群人也不可能更改朱标的决定啊。</P>
倘若这些人中真有一人能更改朱标决议.....</P>
想到这里,众人齐刷刷将目光看向最前方的徐达。</P>
毕竟在诸将看来,这封圣旨的针对性太强,显然就是给徐达一个人下的。</P>
“看我作甚!”</P>
被诸将那直勾勾的眼神盯的有些发毛。</P>
徐达暗呸一声,当即没好气道:</P>
“你们这群杀才看我作甚!”</P>
“就好像我会非议太子决策一般!”</P>
“蓝小二,你他娘的还敢笑!”</P>
被徐达这么一斥,蓝玉连忙收敛笑容。</P>
可一旁的汤和、冯胜、邓愈三人却是笑的更大声了些。</P>
也是看着众人听到这封圣旨,很是不在意的样子。</P>
朱标缓步上前,手肘搭在徐达的肩膀上,身子微微倾斜随意说道:</P>
“这道圣旨自然不是给徐叔下的。”</P>
“那.....”</P>
“此封圣旨,约束的乃是陛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