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靖江王(1 / 2)

“谁!”</P>

朱标诧异之余竟直接站起身子,高声反问。</P>

也是看到朱标那一双眸子宛若惊醒怒狮般死死盯着自己,蒋瓛将脑袋垂的更低,同时小声重复道:“靖.....靖江王朱守谦!”</P>

“呼~”</P>

听到朱守谦三个字。</P>

朱标心头一绞,紧接着只感觉大脑一阵昏沉,险些摔回到座位上去。</P>

“怎会和铁柱(朱守谦小名)有所瓜葛!”</P>

靖江王朱守谦!老朱的侄孙。</P>

其父乃是洪都保卫战中,以两万守军阻挡陈友谅六十万军整整八十五天的朱文正!</P>

毫不夸张的说,若非朱文正能守住洪都八十五天,如今这天下姓朱还是姓陈都尚未可知。</P>

只可惜!</P>

朱文正言说‘叔父得天下,何愁不富贵。先赏亲族,难以服众。’因此老朱以为其品性中正,故而没有赏赐。</P>

可偏偏就是这没有赏赐,时间久了却让朱文正心生不满,后来甚至打算投靠张士诚。</P>

当年的老朱听到这个消息后,从应天驾船,亲自赶到朱文正驻扎的城池之下。</P>

看着惶恐出迎的朱文正,老朱用马鞭不停抽打的同时,接连问了好几句“汝欲何为!”</P>

即便当时的朱标没有在场,可朱标依旧能想象到当时的老朱是何等的痛心。</P>

要知道!</P>

对于老朱这样一个有着道德洁癖的人来说,心中最容不下的就是叛逆之臣。</P>

可偏偏他大哥的亲生儿子,他视作亲子,打算磨炼一番好日后挑起大明军政重担的朱文正,竟要打算投靠张士诚,做一个二臣。</P>

毫不夸张的说,倘若当年朱文正真能经受住磨炼,恐怕如今他在军中的威严能与徐达平起平坐,甚至更高。</P>

要知道!</P>

如今的卫国公邓愈当年都曾在朱文正麾下。</P>

倘若朱文正能恪守本心,洪武三年进位国公自是毋庸置疑。</P>

甚至!</P>

老朱封他为大明第一个拥有实际兵权的王爷都说不定。</P>

可偏是这样一位本该在历史上大放异彩的璀璨将星。</P>

偏是这样一位,本该在北元战场直捣黄龙的不世之才。</P>

却在因缘际会之下,在各种因素的牵扯之中早早的郁郁而终。</P>

或许是出于亏欠,或许是自责,亦或许是顾念亲情。</P>

在朱文正死后,老朱将其子朱守谦召入王府,亲自抚养。</P>

更是在洪武三年,封当时年仅八岁的朱守谦为靖江王。</P>

可让朱标怎么都没想到的是。</P>

此次授意宫女接近朱橚的幕后之人,竟然有朱守谦!</P>

“传.....传令!”和当年听到朱文正打算投敌,心中悲痛的老朱一样。</P>

此刻朱标声音略微有些颤抖,一手撑着桌案沉声下令道:“速召靖江王入宫。”</P>

“还有!”</P>

不等蒋瓛起身,朱标继续补充道:“此事断不可让陛下得知。”</P>

毋庸置疑,若是老朱知道朱文正之子朱守谦与文臣勾结,妄图插手皇家家事。</P>

老朱愤怒倒是其次。</P>

到时候想起朱文正之死,悲痛交加之下有个什么好歹都不一定。</P>

也就在蒋瓛拱手领命,准备起身朝门外走去的瞬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