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他们这些国家向大明臣服的同时,还要给安南献礼?</P>
哪怕众人不觉得安南真有能同大明抗衡的实力。</P>
但可以肯定的是,安南的确要比他们更强。</P>
因此!</P>
众人也不介意表现出对安南的忌惮,好让大明趁机出兵,灭了安南。</P>
如此不仅能消减大明的实力,还能防止他们臣服两个国家。</P>
“贵使还请落座,安南乃是强国,自是配得上大殿落座。”</P>
“外臣惶恐!”</P>
想明白一切后,李政道忙不迭跪在地上。</P>
“外臣惶恐,外臣方才失言,还请殿下恕罪。”</P>
“贵使何罪之有,快快请起!”</P>
听到朱标语气温和,态度甚至都有几分恭敬。</P>
李政道安能不知,大明对他们安南的态度愈是温和,在其他诸国眼中他们安南的威胁就越大。</P>
因此!</P>
就在两名宫人打算将自己搀扶起来之时,李政道忙将上身抵在地上,匆忙告罪道:</P>
“外臣方才失言。”</P>
“吕宋十万贼兵,大明尚需三十万强兵以对敌。”</P>
“我朝素来羸弱,加之长途跋涉,非五十万不能敌。”</P>
“外臣方才失言,竟猖狂到以我安南五万残兵老卒与大明三十万雄兵相提并论。”</P>
“外臣知罪,还请大明皇帝陛下严惩!”</P>
待李政道说完,朱标似有些顾虑般默不作声。</P>
也是此时。</P>
李善长微微侧头,看向身后的李政道轻声问道:</P>
“看来又是老臣听错了。”</P>
“方才贵使言说的,并非五万兵马,而是五十万喽?”</P>
“嗯.....”</P>
生怕再被李善长算计,李政道沉吟数秒后,这才小心说道:</P>
“我朝虽无五十万将士,但外臣方才之意,的确是需要五十万安南士兵方能对抗吕宋的十万贼兵。”</P>
“倘若大明有需,我朝百姓全民皆兵,即便尽数战死也要为天朝守好东南大门!”</P>
‘这下李善长这王八蛋总挑不出毛病了吧!’李政道心中暗暗想道。</P>
他已经尽可能将姿态放低。</P>
甚至不顾母国威仪,甘愿成为大明的看门狗。</P>
如此其他诸国便不会再忌惮他们安南了吧。</P>
毕竟若他们安南真有实力与大明抗衡,他此时也不必如此卑躬屈膝。</P>
没办法!</P>
在大明独强的各国格局之中,他们安南不能当这个出头鸟。</P>
决不能让其他诸国,最主要的是不能让大明觉得,他们安南当真有进位第二强国的实力。</P>
“若贵使方才说的乃是五十万兵,想来援助我朝粮饷,也该要五十万石吧!”</P>
“啊?”</P>
“五十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