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李俨话音落下,运送玉石修建南北道路之事,也算有了定论。</P>
只不过看着铁铉表情惭愧,而旁边的张科隐隐之中有些得意。</P>
朱标想了想,还是继续说道:</P>
“张科,若论广谋大论。与铁铉大人相比,你尚且不及。”</P>
“方才铁铉所言极是,若国朝贫困,最终苦的还是百姓。”</P>
“一旦国朝困苦,天家、朝臣、豪绅大族最起码仍能果腹,然百姓口粮却不能保证。”</P>
“砥砺向前没有错,可不该苦了百姓。”</P>
“毕竟建国之初陛下便说过,我大明可以苦天家,可以苦朝臣,亦可以苦豪绅大族,可偏偏不能苦了百姓。”</P>
“殿下教训的是,学生谨记!”</P>
语罢,朱标将目光转向龙椅上的老朱。</P>
也是明白朱标的意思,老朱当即便下令道:</P>
“费成仁、吕思平二人罪大恶极,斩首示众。”</P>
“秦王、晋王。”</P>
“儿臣在!”</P>
“领锦衣卫稽查,查明与费成仁同谋者。”</P>
“儿臣领命!”</P>
原本在场官员还觉得只将费成仁斩首,有些太过便宜他们两个了。</P>
可现在看来。</P>
老朱命朱樉、朱棡继续追查费成仁的同谋,想来此事还远远没有结束。</P>
只是众人不知道的是,老朱接下来究竟是什么打算。</P>
“陛下,我等士子还有一请!”</P>
就在众人以为今日朝会终于结束的时候,却见张科再次开口说道:</P>
“太子殿下所谋全无私心,所行所为,为国为民。”</P>
“我等士子请陛下允准,太子继位大典,如期举行!”</P>
“父皇,儿臣自以为德行浅薄......”</P>
不等朱标开口拒绝,老朱起身看向下方百官道:</P>
“诸卿以为如何?”</P>
“太子足堪大任!”</P>
“太子足堪大任~”</P>
“好!”</P>
没有给朱标再次开口的机会,老朱当即下令道:</P>
“继位大典如期举行。”</P>
“礼部!”</P>
闻言,时任礼部尚书的高启忙快步走到大殿中央。</P>
“太孙继位大典,太子纳侧,继位大典等诸事,可准备完毕?”</P>
“回禀陛下,年前定能准备妥当。”</P>
“甚好,卿当不负朕之所托!”</P>
重重提点一句后,老朱起身便朝后殿走去。</P>
而站在百官面前的朱标还想等老朱走后,同高启说些什么。</P>
可看见老朱驻足原地,一双眸子静静望着自己。</P>
朱标又岂能不明白,老爷子这还是在防着自己。</P>
微微叹了口气,朱标还是作罢,转而同老朱一起朝后宫走去。</P>
“何必呢,爹。”</P>
离开奉天殿,后宫过道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