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万死!”</P>
听到朱标称呼改变,吴祯再不敢自称末将。</P>
眼前朱标的身份不再是他的晚辈,而是大明的太子,是君。</P>
那他吴祯便不能是军中老人,更不能是朱标的长辈,只能是臣。</P>
“臣吴祯有负圣托,罪该万死!”</P>
此刻吴祯单膝跪地,纵然时值冬月,夜晚微凉。</P>
可额上那密密麻麻的汗水却好似刚被酷日暴晒过一般。</P>
而看到吴祯这副样子,朱标倒是没有急着开口。反而看向一旁的朱樉、沐英道:“靖海侯缉捕周家奸佞,麾下将士也在泉州暂歇。”</P>
“大哥,二弟,你们去安排。”</P>
将众人打发走后,朱标一面理着袖口,一面漫不经心说道:</P>
“三叔与父皇同岁,也是最早追随父皇之人。”</P>
“当年北境战场为何独独将三叔换下,而不是选调蓝玉、顾时等人驻守东南,三叔可知其中深意?”</P>
“这....臣.....臣愚钝.....”</P>
“乃是父皇信任将军!”朱标猛的提高音量,“将军乃是从龙老臣,按理来说自当老成持重。”</P>
“洪武三年拜将军为靖海侯,虽非国公,可同时授靖海将军衔,此番尊荣又与国公何异?死后荣宠岂不更上层楼?”</P>
“可纵然是恩宠已极,将军却还盯着身前那些许的微末之功。”</P>
“还不满朝廷把将军从北境扯下,驻军东南!”</P>
“真要说起来!”朱标眼眸一凝,紧紧盯着眼前的吴祯,语气平淡伴随点点厌烦道:“北境草原、东南沿海,二者有何区别?”</P>
“二者不都是保家卫国,二者不都为万千百姓太平而战?”</P>
“本以为三叔老成持重,当明白其中苦心。到东南任上也会不计功劳大小,抵御倭寇,训练海军。”</P>
“如今看来.....”</P>
朱标缓缓起身,看向吴祯的眼神中掺杂着些许失望。</P>
重重一叹后,竟痛心疾首起喃喃叹道:“终究是父皇高看了三叔。”</P>
“臣万死!”吴祯精神一凛,慌忙下拜。</P>
“臣愧对陛下!”</P>
“臣有负君恩....”</P>
“臣万死!”</P>
三声疾呼落罢,吴祯心中愧疚不能自已。</P>
冲朱标不住叩头的同时,眼泪、鼻涕更是止不住的流。</P>
原本将他调离北境,调至东南,他还心有埋怨。</P>
如今看来,当真是他不知进退了!</P>
恰如朱标所言,他吴祯得天家恩宠已到极点,他吴祯还有什么不满意的?</P>
让他到东南抵御海寇、训练海军,便是老朱顾念同袍之情,给他吴祯的一个善终。</P>
毕竟方才朱标已经明说了,待他百年之后,身后荣宠自然是更上一层楼。</P>
加上他二哥吴良也是大明侯爵,他吴家身后之荣,甚至不亚于军中任何一家一姓的将帅!</P>
可偏偏!</P>
偏偏是李善长、刘伯温这些文臣求都求不来的善终之法。</P>
老朱亲自为他考量,亲自为他谋划,他吴祯却弃之如敝履,甚至还削尖了脑袋想要更多战功,想要钻进那北境战场的洪流之中。</P>
殊不知,若他于北境再立大功,赏无可赏之下,自是难以善终!</P>
“臣有负君恩,臣愿以死.....”</P>
“休要提什么生死之说!”不等吴祯说完,朱标当即怒声斥道:“我大明顾念老将之功,可也绝对不会予一轻生将帅身后荣宠。”</P>
“三叔莫要让父皇难堪!”</P>
“这....这....”</P>
一时间,吴祯满脸茫然,甚至有些呆滞的看向眼前朱标。</P>
他自知有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