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下这话,詹同径直朝城中走去。</P>
与此同时。</P>
因河南并未兴建设行宫,朱标亲至也未曾知会河南官员。</P>
所以朱标一行便在开封府落脚。</P>
“殿下。”</P>
沐英想了一路,终于在朱标即将离开时,开口问道:</P>
“殿下,那谢全明摆着有话要说,为何.....”</P>
“他想说的话,无非是大兴国战劳民伤财的书生之言。”</P>
“若让他当着亲军士卒的面,将这些话尽数说出。”</P>
“孤不严惩于他,岂不伤了诸将之心?”</P>
“这.....”</P>
沐英身形微微一僵。</P>
他也看出谢全有话要说,也猜到谢全所言应是非议朝廷大兴国战。</P>
可他却没想到谢全说出这话后,会是个什么后果。</P>
而朱标不予理会,反而是保全谢全。</P>
不得不说,朱标目光长远,总能比他看得更远几分。</P>
“而且。”</P>
“这谢全品性如何,还有待考究。”</P>
“他有心在孤面前言说国战弊端,可见此人有几分为民为国之心。”</P>
“怕只怕这幅正臣模样,也是假装。”</P>
“所谓大奸似忠,大伪似真。能总管一地,能当上一地的布政使,那这谢全便不是痴傻之人。”</P>
“而凤阳的前车之鉴也说明,地方官员到任之后,多半想的都是该如何逢迎上意,隐瞒实情。”</P>
“孤也担心此人心怀不轨。”</P>
见朱标说话的同时双眸微缩,脸上满是谨慎。</P>
沐英心中不免有些动容。</P>
和老朱一样。</P>
杨宪之前,老朱用人也颇为大胆。</P>
可杨宪之后,老朱提拔官员也是格外小心谨慎。</P>
沐英虽不知凤阳的田广差点蒙骗朱标。</P>
可此时朱标谨慎的有些过头,显然是先前有过教训。</P>
“大哥。”朱标语气平和,温声说道:“谢全这个布政使对国战有所非议,这不算什么。”</P>
“还是要看河南大多官员如何看待国战。”</P>
“最主要是要看河南百姓如何想。”</P>
“待明日,你同孤一起到河上做工。”</P>
“末将明白。”</P>
沐英拱手,恭敬道:“几日疾行,殿下劳累过甚,还请殿下早些休息。”</P>
“嗯。”</P>
待沐英离开,朱标看向一旁的毛骧,沉声道:</P>
“详查陕西、山西灾情,召这两地的锦衣卫到河南来,孤要当面问话。”</P>
“是!”</P>
“还有,谢全此人官声、师承,与那些官员交厚,与民间那些人有所来往,查个清楚。”</P>
“传令凤阳三司,挑选有能治河者前来河南。”</P>
“命亲军随行医官治防疫之药,防止灾后疫病横行。”</P>
“属下明白。”</P>
毛骧不敢懈怠,忙下去安排。</P>
一夜天光转瞬而过。</P>
多日长途,朱标睡到卯时初刻这才起身。</P>
见朱标换上寻常百姓的衣着,门外的詹同虽有意外,但还是凑上去说道:</P>
“殿下,您这是要....”</P>
“到河堤上去,与百姓同工。”</P>
“可....”</P>
“殿下,谢全知昨日无礼,特备早膳请罪。”</P>
“不必。”</P>
朱标随意摆了摆手,“让他处置好河南灾情便是将功补过。”</P>
语罢,朱标同沐英一起,径直朝门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