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P>
邓愈、李文忠对视一眼,忙冲徐达请罪道:</P>
“大将军恕罪,我二人实在不知殿下所在何地!”</P>
“还请大将军责罚!”</P>
“不是你们的过错。”</P>
这样的情景,徐达似乎早有预料般很是随意的点了点头。</P>
“太子殿下睿智超人,若想甩开你们二人,自然也是轻而易举。”</P>
“左右你们没有违法军纪,无需在意,更无需什么责罚。”</P>
徐达说完,转身便朝帅帐走去。</P>
可偏是徐达这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李文忠、邓愈只感觉此时的徐达是被朱标那小子给气傻了。</P>
现在恐怕是连生气,都不知道该如何生气。</P>
等在帐内站定,李文忠顿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P>
“大将军,太子殿下不见踪迹,这恐怕....”</P>
“无妨。”</P>
“无妨?”</P>
“不错。”徐达环顾在场诸将,随意说道:</P>
“龙骧、豹韬两卫都是百战之士,虽只有两万人,却也是悍勇非常。”</P>
“太子殿下运筹帷幄,没了前军将士掣肘,反倒是来去自如。”</P>
“加之元主已擒,北元主力尽数归降,此时大漠之上,绝无人能挡得住太子殿下。”</P>
被徐达这么一说,李文忠、邓愈几人这才稍稍安心了许多。</P>
“不过.....”</P>
“大将军,那太子殿下会去哪里?”</P>
“诸将以为呢?”</P>
闻言,在场众人相互对视,顾时率先开口说道:</P>
“要俺说,太子殿下必然是锐意北上,直取上都。”</P>
“谁不知道咱们殿下悍勇无比,这生擒元主的功劳虽大,攻占上都的功劳可也是不小!”</P>
顾时说完,在场几人纷纷颔首。</P>
的确。</P>
生擒元主的功劳自是巨大。</P>
可若是朱标攻占上都,那也就意味着北元所有重镇尽数归于大明。</P>
此番大功,朱标自然不会视若无睹。</P>
“启禀大将军,末将愿率所部急速北上,援助太子殿下攻占上都。”</P>
“末将也愿率军北上!”</P>
“末将也愿~”</P>
“末将也愿~”</P>
看着下方纷纷请战的众人,徐达看了眼旁边的汤和,温声说道:</P>
“汤和大哥,你以为呢?”</P>
“末将以为,太子必不会北上,攻占上都!”</P>
话音刚落,在场众人纷纷小声嘀咕了起来。</P>
也是此时。</P>
汤和上前一步,看向众人缓声说道:</P>
“生擒元主是大功,攻占上都也是大功。”</P>
“可你们难道忘了,咱们的太子殿下从来都不愿与我等武将争抢功劳。”</P>
“扭转战局,斩首元廷勋贵的功劳,太子交给了李文忠将军。”</P>
“生擒元主的功劳,太子交给了邓愈将军。”</P>
“上都城一无主力大军,二无名将驻守,就连元主都被我明军队所擒。”</P>
“这上都城此时也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明军随意想要,便能随时去取!”</P>
“诸将以为,如此轻易而得的大功,太子殿下会和我等争抢?”</P>
文闻听此言,在场众人都觉有理,纷纷点头。</P>
朱标此次亲征虽说是为了建立军功,可实际上,朱标却是从来都不愿和武将争抢功劳的性子。</P>
上一次北伐,五万担粮草扭转战局是这样。</P>
此次北伐,也是如此。</P>
“那汤帅,此时殿下应去了哪里?”</P>
“扩廓所在之地!”</P>
“扩廓?”</P>
“不错!”汤和与徐达对视一眼,缓缓点头后,继续说道:</P>
“陛下曾问言,‘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P>
“此番足见陛下早有收降扩廓之心,殿下又怎能不为陛下考虑?不设法收降王保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