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你对倭国恨意极重。”</P>
“可对北元,反倒却是宽容许多。”</P>
“嗯?”</P>
听到汤和这话,徐达不免也来了兴致。</P>
的确。</P>
朱标从始至终对倭国似乎都有极大的敌意。</P>
可问题是。</P>
现如今最应该憎恨的应是北元才对啊。</P>
毕竟包括老朱在内,不少将帅的父母,家人、好友、亲族。</P>
早年间要么死于元朝苛政,要么死于元兵之手。</P>
而中原百姓,也是受元朝奴役。</P>
至于倭国,与中原更是少有交集。</P>
而听到汤和这话,见两人都略有疑惑的盯着自己。</P>
朱标抿了口茶,正色说道:</P>
“汤伯,侄儿当然恨元人。”</P>
“我朱家长辈,祖父祖母、叔叔伯伯,都是死于元朝苛政。”</P>
“早些年不知多少将帅、士卒,死于元兵之手。”</P>
“乱世之中,多少汉家儿郎被元人屠杀掩埋,用以沤肥,作为牧场。”</P>
“此等仇恨,侄儿自不敢忘!”</P>
“可是汤伯,侄儿毕竟是储君,是大明将来的皇帝。”</P>
“所行所虑,所有的谋划,自然要为将来考量。”</P>
朱标微微一顿,看向二人继续说道:</P>
“秦汉之时,匈奴肆虐,冠军侯横扫大漠。”</P>
“两晋之后,五胡乱华,隋文帝力克前秦(氐族),再造盛世。”</P>
“而后唐朝白虎将军(薛仁贵)三箭定天山,斩杀九个部族数十万人。”</P>
“今日,虽有汉人靖康之耻,又有元人奴役汉民,可红巾大军不也将此仇给报了个干净?”</P>
见朱标饶有兴致的看了他们一眼。</P>
徐达、汤和轻笑一声,心领神会般点了点头。</P>
元末起义军都还叫红巾军时,对付元人的办法简直太多了。</P>
饶是他们二人,也曾屠杀过元兵。</P>
加上他们那个兄弟,朱标的岳丈常遇春。</P>
那杀起元兵来,简直是有一套自己的标准流程。</P>
“汤伯、徐叔,汉人与北方部族之仇恨,千年未绝,且有来有往。”</P>
“二者之间,早就分不清谁吃亏,谁得利了。”</P>
“所以侄儿铭记此等仇恨,却又想给这份世仇做个了断。”</P>
“毕竟侄儿临朝,以及后世,不能再出现北方部族欺压汉人百姓的情况发生。”</P>
“嗯。”</P>
见朱标考虑极其深远,徐达、汤和郑重点头后,便也不再多问。</P>
朱标毕竟是储君,是将来的天下共主。</P>
自然应该仁德广布,不因昨日之恨,乱今日之行。</P>
而实际上。</P>
朱标嘴上说的冠冕堂皇,可心里却并没有说的那般大度。</P>
起码在民族仇恨这一点上,朱标绝不承认自己仁慈。</P>
正如方才所言,靖康之耻、元朝奴役。</P>
这份仇,老朱已经带领汤和他们报过了。</P>
而朱标现在要做的,便是报后世之仇。</P>
倭国、高丽,或许还要带上女真。</P>
这些有一个算一个,自然不能原谅,也自然要屠刀行之。</P>
总不能让后世惨状再次发生。</P>
“殿下,元庭应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