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诸将不满(1 / 2)

北平大营,大明武将齐齐聚首。</P>

说起来,这次北伐乃是所有武将难得的团聚。</P>

饶是老朱当年也从未有如此聚首。</P>

甚至就连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的时候,都有不少武将在各司驻守,不能赶回应天,不能与其他将帅见面。</P>

而现如今。</P>

在西北驻扎多年的卫国公邓愈,常年在外练兵的颍川侯傅有德,还有从云南回来被封为西平侯的沐英。</P>

这些人齐齐聚在一起,其中更是有不少人多年未见。</P>

只不过....</P>

如此团聚,大营之中却无一人诉说重逢之喜。</P>

也正因如此齐聚。</P>

让本就性如烈火的众人,烦躁的只想骂娘!</P>

“太子殿下何意啊!”</P>

见朱标迟迟不到,顾时将手中茶盏狠狠拍在桌上。</P>

确定冯胜、徐达、汤和并不打算出言训斥后。</P>

顾时的胆子便愈发大了起来。</P>

“太子殿下何意!”</P>

“大军途径西安不下令分兵,大军行至河北亦不分兵。”</P>

“如今五十万大军都到了北平,竟然还不分兵?”</P>

“加上北平驻守的将士,我军甚至有七十万之巨!”</P>

“若是此时还不下令分兵,七十万大军岂不要把这北平城给挤爆喽?”</P>

“难不成让我麾下将士回河北扎营?”</P>

顾时越说越是火大。</P>

若不是徐达、汤和在场,他真想将摔桌子砸碗,宣泄心头怒气。</P>

也是听到顾时这番话。</P>

周围诸将也纷纷嘀咕了起来。</P>

虽说从未有北伐必须分兵的定论。</P>

可前几次。</P>

无论是老朱决策还是徐达的将令,但凡北伐都是兵分三路。</P>

一路为甘肃西线,一路为辽东东线,一路为北平中路大军。</P>

三军互不牵扯,却能偶尔策应,他们这些将帅反倒是能打个痛快。</P>

可现如今。</P>

朱标带着他们,带着五十万大军自应天到北平。</P>

路过西安时,更是聚拢了邓愈的十三万精兵。</P>

可饶是如此。</P>

朱标却依旧没有丝毫分兵的打算!</P>

“还有一点,俺就想不明白了!”</P>

尽管知道徐达、汤和正目光不善,紧紧盯着自己。</P>

可顾时依旧难压心头不满,微微低头的同时,继续埋怨道:</P>

“自从出了应天,别人不说,俺顾时就压根没再见过太子!”</P>

“太子殿下身为三军统帅,更是再没下过任何一道将令。”</P>

“俺倒是没什么,可麾下士卒一直见不到主帅会怎么想?”</P>

“如此下去,军心岂不涣散?”</P>

顾时这话也是给众人提了个醒。</P>

的确。</P>

自打出了应天,朱标便极少露面。</P>

哪怕是路经西安,聚拢邓愈所部时。</P>

朱标也只是派遣马虎相迎。</P>

对于驻守西北,劳苦功劳的卫国公邓愈。</P>

朱标身为太子,本该见上一面,聊表恩宠。</P>

可朱标竟是一面未见。</P>

对此,邓愈自然不会说什么,可西北诸将心中,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痛快。</P>

特别是顾时等人。</P>

他们也不求身为皇储的朱标能和当年的老朱一样,与他们这些个糙汉莽夫同寝同食。</P>

可作为三军统帅,朱标也总该露面才是吧。</P>

当看到众人情绪愈发急躁,对于朱标的不满甚至都写在了脸上。</P>

徐达轻咳一声,淡淡说道:</P>

“骑兵指挥顾时,忤逆犯上,扰乱军心。”</P>

“杖二十!”</P>

“大将军!”</P>

在帐外侍卫靠近的同时,顾时忙冲徐达拱手喊道:</P>

“大将军,俺顾时这条命都是太子殿下的,俺怎会忤逆犯上啊!”</P>

“俺是不想见太子殿下的贤名毁于一旦。”</P>

“起码今日!”</P>

“最起码今日诸将集会,太子殿下身为三军统帅,也该到场吧!”</P>

“杖五十!”</P>

徐达非但没有罢休,反而加重了惩罚。</P>

当看到两名侍卫上前,顾时没好气斥道:</P>

“干什么!俺不会走?”</P>

旋即,顾时大踏步朝帐外走去。</P>

可饶是军棍落下,顾时非但没有痛苦哀嚎,凄声求情。</P>

反而是声音愈隆,扯着嗓子高声劝谏道:</P>

“大将军,太子贤名不能毁于一旦。”</P>

“大将军身为主将,自有匡正之责!”</P>

“为太子贤名,此时当亡羊补牢,下令分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