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臣已下令让我朝士卒尽数返回,如今若天朝北面还有陈兵,恐是令旨未到。”</P>
看着王颛惶恐至极,复而再拜的样子。</P>
朱标也算是看明白了。</P>
这家伙是打定了主意,要向大明示弱。</P>
不过也好。</P>
“若是如此,我朝自当雅量,宽恕尔等。”</P>
“谢.....”</P>
“还请写下一手书,命辽东之地高丽将士休戈停战,入我大明修养。”</P>
“进....进入大明?”</P>
不只有王颛。</P>
朱标刚一说完,下方群臣虽不敢发出声音,却都是满脸诧异相互对视。</P>
特别是冯胜、李文忠等武将。</P>
他们甚至不敢相信,此等引狼入室的昏聩之语,竟然是出自朱标之口。</P>
要知道。</P>
真到了战场上,如果是正面迎敌。</P>
五万高丽士卒根本不足为惧。</P>
可一旦让这五万外族之人进入北平修养,那岂不是平添后顾之忧?</P>
如此一来。</P>
岂不是说徐达、常茂率领的北平将士,不仅要提防城外的世敌元兵,还要担心身后随时可能再叛的高丽士卒?</P>
此举何其昏聩,几乎可以说是将北境将士,置于腹背受敌之死地!</P>
“殿下.....”</P>
冯胜眉头愈发紧皱,沉吟片刻后还是打算出班劝阻。</P>
可不等他开口,朱标有意打断般冲刘和挥了挥手道:</P>
“赏赐笔墨!”</P>
“是!”</P>
当看到笔墨砚台送到王颛跟前。</P>
冯胜知朱标心意已决,便也不愿当着王颛的面,继续劝阻。</P>
只不过冯胜心里,却微微有些失望。</P>
“王颛,若高丽有心臣服大明,便为辽东的五万高丽士卒写下手书。”</P>
“让其脱离北元,入我大明修养。”</P>
“我北平都司会妥善安置他们!”</P>
听到朱标果真要五万高丽士卒,安置在北平。</P>
甚至还有给这些异族兵士提供粮饷的打算。</P>
冯胜一时不快,好似胸口堵了块巨石一般。</P>
用大明的粮食,去招待异族兵士。</P>
还要担心这些异族兵士,随时可能从背后给大明将士来上一刀!</P>
朱标此举,于北宋弱国强敌的岁银又有何异?</P>
朱标此举岂不等同于抱薪救火?</P>
朱标怎会如此昏聩!</P>
反观王颛。</P>
当看到笔墨的瞬间,王颛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迟迟都没有动笔。</P>
正当他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P>
只听朱标不再理会他,反而是冲其他朝臣说道:</P>
“诸位臣工可还有奏?”</P>
听到这话。</P>
王颛无奈,只得跪在奉天殿中央书写笔墨。</P>
而一旁的冯胜、李文忠等人。</P>
更是因朱标此番昏聩之举气的脸色涨红,甚至就连身体也跟着微微颤抖。</P>
他们自然知道。</P>
让王颛在大明的奉天殿上,于众目睽睽之下亲笔写下罢兵的书信。</P>
这自然是对这王颛的一种侮辱,也能证明大明是凌驾于高丽小国之上。</P>
可这些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朱标这个少年的一时虚荣。</P>
和让北面的大明将士置身于腹背受敌的困境,此时的虚荣,更显得不合时宜。</P>
也是见二人如此。</P>
一旁的蓝玉似乎明白了什么,冲身前两人低声说道:</P>
“曹国公、宋国公,殿下曾对末将下令。”</P>
“兵临高丽时,可学习姐夫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