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文臣谈话,三分足以(1 / 2)

“詹家拿出了多少钱!”</P>

“十五万两!”</P>

“整整十五万两啊!”</P>

“俺真没想到,詹家竟然如此阔绰,一下子竟然能拿出了十五万两巨款!”</P>

和一脸兴奋的蓝玉不同。</P>

此时的朱标却很是平静,甚至还有些失望。</P>

“只是银两?田产、粮食呢?”</P>

“那倒没有。”</P>

“刘保儿,召詹同父子进宫。”</P>

听到朱标当即召詹同父子进宫。</P>

蓝玉有些不解,疑惑问道:</P>

“殿下,您是觉得詹同那老小子没有把全部家产都交出来?”</P>

“倒也不是。”</P>

朱标抿了口茶,淡淡说道:</P>

“詹同不敢如此,十五万两估计也是他们詹家的极限了。”</P>

“只不过,这不是整个徽商的极限,更不是京都所有世家的极限。”</P>

“还有!”</P>

“这些世家之所以能囤积如此多的银两,无非就是名下田产众多。”</P>

“父皇曾下令,有功名的士子可以不纳粮。”</P>

“此举原本是宽济读书人,可却被这些世家给钻了空子。”</P>

“他们将名下土地转到士子头上,如此便不需缴纳粮税。”</P>

“还能这么做?”</P>

听到蓝玉低声惊呼,朱标轻笑一声,倒也没有多说什么。</P>

这法子本不稀奇,甚至就连勋贵武将都如此做。</P>

只是现在的蓝玉还不知敛财,自然没有关注这些。</P>

至于詹家给出的十五万两,的确不少。</P>

只不过若想支撑国战,也还远远不够。</P>

“臣詹同拜见太子殿下。”</P>

“标下詹徽,拜见太子殿下,参见蓝玉将军。”</P>

听到詹徽很是识趣,以军中将士自称的同时,还参拜蓝玉。</P>

朱标嘴角微微上扬,温声说道:</P>

“赐座。”</P>

“谢殿下....”</P>

“詹徽,孤让你一读书人担任军职,心中可有不快啊!”</P>

一听到这话,还未落座的詹徽连忙再次拜道。</P>

“标下不敢!”</P>

“无妨无妨,快起来。”</P>

“詹大人当真是好福气啊,令嫒温婉端庄,令公子谦逊有礼。”</P>

“将来与令嫒完婚之后,孤自然会赏赐詹徽文职。”</P>

“将来,詹大人是有后福的!”</P>

“嗯......”</P>

詹同闻言被吓的出了一身冷汗。</P>

他家女儿在后宫,他家儿子在前朝。</P>

这不是警告他詹家有做大之嫌,又是什么?</P>

微微一顿后,詹同忙起身拱手道:</P>

“全赖殿下器重。”</P>

“臣教子无方,还需殿下时常教诲。”</P>

“詹大人过谦了。”</P>

朱标拿起桌上一本书册,似有疑惑问道:</P>

“孤近日通读隋唐史册,竟发现隋炀帝和唐高祖是表兄弟。”</P>

“詹大人,不知这是民间传闻,还是确有其事啊!”</P>

“确有其事!”詹同强压心头悸动,沉声说道:</P>

“隋炀帝的生母乃是独孤皇后(独孤伽罗)。”</P>

“唐高祖生母,乃是独孤皇后的四姐。(独孤曼陀)”</P>

“竟真有此事?”</P>

“那岂不是说,隋唐虽朝堂更迭,独孤家依旧稳居国母之位,荣宠不失?”</P>

明白朱标的意思,詹同索性开口补充道:</P>

“殿下明鉴,隋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乃弘农杨氏。”</P>

“唐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乃陇西李氏。”</P>

“至于独孤一家,也称得上是当世望族。”</P>

“隋唐虽国朝更迭,但却只是在这几个世家手中兜兜转转罢了。”</P>

“詹大人果然博闻广识,孤先前竟是不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