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大朝会(2 / 2)

半柱香后。</P>

在京所有官员,当值、不当值的,休沐、未曾休沐的。</P>

一应人等,尽数站于奉天殿前。</P>

沐英、蓝玉等人更是身着甲胄,表情肃穆站于两侧。</P>

而正前方。</P>

老朱坐在龙椅之上,一言不法。</P>

不怒自威。</P>

熊熊威压甚至一方天地。</P>

朱标未曾换装。</P>

太子衮服破碎不堪,沾染的血迹也风干成了暗红色。</P>

“今日大朝,众卿应当知道为何!”</P>

朱标刚一开口。</P>

百官齐齐下拜,连忙回道:</P>

“陛下息怒,太子殿下息怒!”</P>

“如何息怒?”</P>

朱标怒声反问。</P>

“父皇今日方才赏赐胡惟庸侯爵之位。”</P>

“然此獠竟在今日,意图暗杀皇家。”</P>

“若非蓝玉等亲卫拼死血战。”</P>

“恐怕此时之大明,当要易主!”</P>

此话一出。</P>

已然跪在地上的百官无不战栗。</P>

所有人都很清楚。</P>

胡惟庸忘恩负义,在赏赐他侯爵的同一天,行谋逆之举,当真伤了天家之心。</P>

众人也毫不怀疑。</P>

此时朱家父子,的确是动了真怒!</P>

“刑部尚书谭平。”</P>

“臣在。”</P>

谭平忙起身出班,重新跪在朱标跟前。</P>

“胡惟庸意图暗害皇亲,该当如何?”</P>

“这.....”</P>

谭平满脸惶恐,一时竟不知该如何作答。</P>

整个大明,最大的罪过便是行刺皇帝。</P>

此时无论以何种酷刑,严惩胡惟庸,都不为过。</P>

朱标应当不必询问他才对。</P>

也正是谭平犹豫之时。</P>

朱标眉头紧皱,怒声质问道:</P>

“因洪武三年,你与胡惟庸勾结,贪墨河南税银。”</P>

“因洪武四年,你妻弟犯法,胡惟庸帮你周旋。”</P>

“故而今日胡惟庸行刺陛下,行刺孤这个太子,你便不愿开口为其定刑?”</P>

“啊......”</P>

“臣....”</P>

“臣罪该万死!”</P>

谭平怎么也没想到,朱标竟然是要定他的罪。</P>

“毛骧,胡惟庸一党,还有何人!”</P>

“回禀殿下!”</P>

毛骧跪在朱标跟前,朗声说道:</P>

“据涂节、陈宁二人招供,胡惟庸逆党还有十三人。”</P>

“户部侍郎魏司,刑部侍郎苏关......”</P>

“此十三人,与胡惟庸勾结,暗行不法,或是胡惟庸刺杀陛下之同谋!”</P>

随着毛骧话音落下。</P>

被念到名字的十三人一路跪行出班。</P>

“太子殿下明鉴,臣等虽与胡惟庸勾结不法,可并不知胡惟庸欲行谋逆之举。”</P>

“臣等罪该万死,可万万不知胡惟庸竟如此胆大包天,胆敢行刺陛下,行刺太子殿下!”</P>

“臣等愿招认先前种种不法,还请陛下明鉴,请太子殿下明鉴,臣等的确不知胡惟庸意图谋逆!”</P>

一时间。</P>

这十三人愿意承认自己曾有不法之举。</P>

可断然不承认与胡惟庸勾结,打算刺杀老朱。</P>

对此情形,朱标也不意外。</P>

谭平这些人不傻。</P>

曾行不法之举,最多不过是抄家灭祖。</P>

可若是被定成胡惟庸谋逆一党。</P>

那是要被写进奸臣录中,世世代代遭人唾弃。</P>

这些个文臣对身后之名,也还是极其在意的。</P>

“开济!”</P>

“臣在!”</P>

听到朱标念自己的名字。</P>

开济没有半点惊慌,此时一脸镇定,走到十三人跟前跪下。</P>

“开济,前元之时,你便有才名。”</P>

“自我大明开国以来,你一直在刑部,担任侍郎。”</P>

“孤素闻你有吏治之才,为何数年,未得晋升?”</P>

“回禀太子殿下!”</P>

开济再次拱手,恭敬回道:</P>

“臣不满胡惟庸任人唯亲,因结朋党。”</P>

“臣更不愿与其党附,故而未得晋升!”</P>

“哦?”</P>

“先前你既知胡惟庸心怀鬼胎,为何不曾上奏弹劾?”</P>

“如今陛下重开风闻奏事,孤却也不见你陈说胡惟庸之过。”</P>

“开济,你可知罪!”</P>

闻言,开济神情严肃,再次叩拜道:</P>

“臣知罪!”</P>

“孤本想惩你庭杖十下。”</P>

“可想到胡惟庸胆大妄为,甚至胆敢行刺陛下。”</P>

“想来先前朝臣多迫于其淫威,只得明哲保身。”</P>

“既然如此,庭杖之罚暂且记下。”</P>

“太子仁慈,多谢太子殿下。”</P>

“今日孤便命你为刑部尚书。”</P>

“你且说说,胡惟庸应当如何处置,谭平等罪徒又该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