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百年警示,孤所欲,可求?(2 / 2)

“若不是想警示后世官员,让他们彻底断绝结党合势的心思,儿子不至于这次屠杀大批贪官。”</P>

“爹!儿子知道您方才所说是对的,今日之警示,后世之人或许不会在意。”</P>

“可这一次,儿子却还想试试看。”</P>

“标儿.....”</P>

“父皇所虑,儿臣自然明白。”</P>

“若是儿子决意将此次胡逆案当成后世官员警惕的教训。”</P>

“那此次,便不仅仅是杀个血流成河这么简单。”</P>

“如此一来,对儿子的太子之名有侮,对朱家宽仁之名有毁。”</P>

“可是爹,总归要让儿子试试吧!”</P>

“纵然不可为,但万一呢?”</P>

“此次借胡逆案肃清朝堂,有您洪武皇帝的加持,有儿子这个太子一改往日温和,严惩不法。”</P>

“万一真的能约束朝堂官员,让后世官员引以为戒呢?”</P>

看着朱标眸中满是镇定。</P>

隐隐之中,甚至暗含几分期盼晶光。</P>

老朱一时之间竟也有些恍惚。</P>

“嗯,想做便做,不需问咱。”</P>

“多谢父皇!”</P>

“多谢,爹!”</P>

朱标一改先前在老朱跟前的跳脱之态。</P>

此时竟冲着老朱,恭敬拱手。</P>

眼前画面。</P>

好似新君感谢旧王一般,将二人周身的场景微微割裂开来。</P>

老朱。</P>

作为老牌帝王,讲究的便是一个务实。</P>

那是天子长剑,时刻高悬。</P>

杀一次不行,那便杀上个百次,千次!</P>

而朱标。</P>

锐意新君,理想主义。</P>

妄图毕其功于一役。</P>

奢望借眼下之屠杀,警惕后世百年,让后世官员不敢结党。</P>

二人所持之见不同,但所愿却都是盛世大明。</P>

不同理念相互碰撞,也并未出现想象中的石破天惊,撼天震动。</P>

有的。</P>

也只是老朱这个君父,为自家儿子,为后继之君,浅浅退让一步。</P>

恭敬拱手后。</P>

朱标微甩衣袖,大踏步朝谨身殿外走去的同时,冲身旁刘保高声喊道:</P>

“传孤旨意,召蓝玉、沐英、徐允恭、汤鼎、常升等人东宫见驾!”</P>

望着朱标离开背影,老朱站在门框中,愣了许久。</P>

不过片刻之后。</P>

老朱竟也猛的笑出了声。</P>

“臭小子,天下都是你的,想怎么做还需得谢咱?”</P>

“刘和!”</P>

“去把汤和、李文忠、冯胜三人召来,咱要请他们喝酒!”</P>

“遵命!”</P>

语罢。</P>

老朱双手揣在袖中,抱于腹前。</P>

很是得意的斜靠在门框上。</P>

深沉双眸始终望着朱标离开的方向。</P>

而脸上则是抑制不住的笑意。</P>

朱标聪明。</P>

老朱也很清楚,朱标聪明到每件事,都能找到符合他自己心意的最优之解。</P>

就拿此次胡惟庸一案来说。</P>

大肆屠杀。</P>

对他朱元璋来说,这是最好、也是最有效的办法。</P>

但对朱标来说,这绝不是最优之解。</P>

按照朱标的性子,不忍牵连过多才是正常。</P>

甚至就此事.....</P>

老朱都做好与朱标争个面红耳赤的准备。</P>

可现在。</P>

朱标不仅要严惩所有涉案官员。</P>

而且看朱标的架势,远远不只是斩杀涉案官员这么简单。</P>

朱标愿意隐下心中所想,只为谋一个不确定的,能警示后世官员的教训。</P>

用后世的话来说。</P>

朱标此举,便是理想主义的浪漫幻想。</P>

既然如此。</P>

那老朱自然也要帮自家大儿子一把。</P>

“臣汤和拜见陛下。”</P>

“臣等,拜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