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P>
“谋逆?”</P>
“他敢吗?”</P>
汤和一时诧异,竟很是失态的直接三连发问。</P>
哪怕他也觉察出了一些端倪。</P>
可胡惟庸谋逆造反,这事怎么听,怎么像是天方夜谭。</P>
倒不是他信任胡惟庸。</P>
认为胡惟庸对大明、对老朱足够忠心。</P>
只是皇位上坐着的可是朱元璋。</P>
皇位前站着的,可是太子朱标。</P>
而这对父子身后。</P>
不仅有数以百计的淮西猛将,将老朱视作兄长,视作恩父。</P>
还有无数士子,尊敬朱标,敬仰朱标。</P>
更有无数百姓,心中赞颂朱标这个太子。</P>
在他们父子二人手下谋反?</P>
这不纯纯找死吗!</P>
胡惟庸纵然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断然不可能代朱家而治天下。</P>
他脑子抽风,也不可能想着取朱家而代之吧!</P>
“太子,胡惟庸进位左丞不到一年,他....”</P>
“应当不会造反吧。”</P>
见汤和虽然有些认同,但依旧是满脸不可思议。</P>
朱标轻笑一声,随意说道:</P>
“汤伯,中都凤阳的一百二十八名官员,尽是贪墨之徒。”</P>
“饶是朱家祖地都是如此。”</P>
“那大明治下,又有多少个地方,如凤阳这般?”</P>
“汤伯,您且说说,若是朝中无身居高位者与这些地方贪官勾结,为他们隐瞒,为他们遮掩,他们安敢如此放肆?”</P>
“嗯.....”汤和还是不死心,冲朱标说道:“方才朝会,夷灭三族的那十三名京都官员.....”</P>
“那十三人可没这么大的能力!”</P>
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后。</P>
朱标看向汤和,正色说道:</P>
“于国而言,如今天下还算安定,下一步自然是要鼎盛。”</P>
“而想要鼎盛大明,官员吏治,就必须清明!”</P>
“胡惟庸是聪明人,他不可能看不到这点。”</P>
“特别是见孤这个太子将凤阳的贪官斩杀殆尽,他自然也能明白,大明下一步便是肃清吏治。”</P>
“可是汤伯,胡惟庸可是不干净的!”</P>
“整个大明的不法官员,必然都与胡惟庸有所瓜葛。”</P>
“整肃吏治,胡惟庸自然首当其冲。”</P>
“您说说,他能不心中惶恐,急思求变?”</P>
“像胡惟庸这样的聪明人,他能不想着保命?”</P>
“保命?他拿什么保命?”</P>
汤和沉吟片刻,直接高声反问道。</P>
他不怀疑朱标的谋略。</P>
但他依旧不相信胡惟庸有颠倒乾坤之能。</P>
眼下这大明,这天下。</P>
要么姓朱。</P>
要么重回元末乱世,各方势力逐鹿中原。</P>
绝对没有第三种可能。</P>
胡惟庸想要登临大位,简直就是痴心妄想!</P>
“太子所言,臣不敢苟同。”</P>
“历代权臣想行谋逆之举,无非是觊觎大位。”</P>
“可在臣看来,满朝的武将,绝没有人愿为胡惟庸俯首帖耳。”</P>
“说句九族尽丧的话。”</P>
“纵然胡惟庸功成......”</P>
“这天下也绝不可能姓胡!”</P>
将心中所想尽数说完,汤和神色之中略带惶恐。</P>
若不是心中有太多疑惑。</P>
按他的性子,他也绝不可能在老朱、朱标面前,假设胡惟庸功成。</P>
语罢。</P>
汤和微微喘着粗气,心绪难平,胸膛也跟着剧烈起伏。</P>
大明方才定国几年。</P>
他还真不相信,哪个不开眼的狗东西,敢跟着胡惟庸行谋逆之举?</P>
若淮西那些个武将真有人敢这么干,恐怕早被其他人通力击杀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