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与太子神交已久(2 / 2)

念及至此。</P>

李善长后脊微微发凉。</P>

毕竟他的门生胡惟庸,如今正是朝中的文官之首!</P>

“道衍大师,太子让我为其周旋一二,又指的是什么?”</P>

“这个贫僧就不知道了。”</P>

姚广孝很是坦然的摇了摇头。</P>

他毕竟不是朱标肚子里的蛔虫,自然不可能了解朱标的每个打算。</P>

只不过见李善长脸上甚是惶恐。</P>

姚广孝索性便多说一些。</P>

“老相国,太子殿下对你格外厚待啊!”</P>

“对我格外厚待?”</P>

“正是!”</P>

“先前是老相国负责营造中都,可中都所有官员尽是不法之徒,太子却未曾对老相国有任何处罚。”</P>

“甚至还让您担任凤阳一地的知府。”</P>

“而且在朝会上,太子还在陛下面前,为老相国周旋。”</P>

“老相国,您自己说说,太子可曾对其他臣子有过如此厚待?”</P>

“嗯.....”</P>

见李善长低声沉吟的同时,有些不快的看了眼旁边的刘伯温。</P>

姚广孝心头闪过一抹笑意。</P>

李善长定然是嫉妒刘伯温,成了太孙的蒙学老师。</P>

“老相国,太子请您为其周旋,不正说明太子对您还有重任?”</P>

“如此,老相国便不需惶恐了吧。”</P>

都是聪明人,话自然不用说得太透。</P>

李善长担心的,无非是明日没命离开朝会正殿。</P>

被姚广孝这么一说,他这才放心了不少。</P>

可也是此时。</P>

只见姚广孝一改先前玩笑模样,冲着李善长正色说道:</P>

“不过老相国,太子可是不世出的英才。”</P>

“天底下恐怕没人能在太子眼皮之下动歪心思吧!”</P>

“嗯......”</P>

知道姚广孝说的是胡惟庸。</P>

李善长微微一怔,随即认真的点了点头。</P>

不过下一秒。</P>

李善长看向姚广孝的眼神也变得郑重了起来。</P>

甚至说。</P>

多了几分寒意。</P>

“大师可谓是与太子神交已久啊。”</P>

“哈哈哈,老相国当真是抬举和尚了。”</P>

“和尚何德何能,配言与太子神交已久?”</P>

“和尚有意拜太子为师,追随太子治世安民,怕只怕太子瞧不上和尚呢!”</P>

见道衍和尚又换上了原先的嬉笑模样。</P>

饶是阅人无数的李善长。</P>

此时竟也有点琢磨不透眼前的姚广孝。</P>

像姚广孝这般心智,为何年过四旬,却无官职。</P>

要知道。</P>

因老朱曾做过行僧,每两年便会召天下精通学问的僧人入礼部应试。</P>

优异者,获僧人官职。</P>

似姚广孝这般,想要官职,简直如探囊取物。</P>

更不用说他还和刘伯温交好。</P>

可偏是如此。</P>

李善长先前,竟从未听说过道衍的名字。</P>

如果他方才说得,想追随朱标治世安民,乃是真话。</P>

那李善长可以肯定。</P>

在此之前,这和尚一定另有所图!</P>

“道衍大师已经决心追随太子了?”</P>

“虽死无悔!”</P>

“好,那还真是我大明之幸.....”</P>

“老相国此言差矣,追随太子,乃和尚大幸!”</P>

语罢,两人很是戒备的对视一眼后,竟同时笑出了声。</P>

无他。</P>

只因他们二人境遇完全相同。</P>

都是先前心怀他志。</P>

朱标凤阳一行后,或自知不敌,放弃先前的小心思。</P>

或感念朱标为民为公,决心死心追随朱标。</P>

反正这二人,此时都是朱标这个太子的死忠一党。</P>

也正因如此。</P>

二人才互有戒备,生怕对方还存着其他的心思,乱了朱标的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