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文章阁,建三司。”</P>
“三司?”</P>
“神机坊、天工局、兴农司。”</P>
听朱标将三司的主要职能大致说了一遍。</P>
老朱微微一怔。</P>
随即脸上喜色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股莫名的深沉。</P>
朱标所说的天工局,具体职能,老朱听得不是太懂。</P>
可神机坊和兴农司。</P>
毋庸置疑,绝对是于国有利。</P>
军事上,发展火器本就是重中之重。</P>
民生上,让百姓吃饱饭也是头等大事。</P>
可......</P>
可三司再怎么有用,朱标也不该拆他的中都皇城啊!</P>
“就算要建三司,也不该拆咱的文章阁吧!”</P>
“在凤阳随便找一片地不就行了?”</P>
朱标有些沮丧的看向前方天空,沉声说道:</P>
“爹,不是儿子性子柔弱。”</P>
“只是凤阳的事你也都知道了,百姓日子本就过的很苦了,儿子又怎么忍心再动凤阳的一草一木。”</P>
“凤阳那些个贪官恶吏的确该死!”</P>
老朱怒骂一声,便也不想过多计较。</P>
“可是标儿,你不忍心动凤阳百姓的一草一木,那你也不该炸咱的中都城啊!”</P>
见此时老朱脸上已经没了责怪。</P>
朱标苦笑一声,继续道:</P>
“中都城中的楼阁都是建好了的。”</P>
“在中都建造三司,只需要拆一个楼阁,空出地方即可。”</P>
“甚至都不用改建,直接拿来就能用。”</P>
“啧.....”</P>
“可中都城毕竟是按照皇宫规格建造的。”</P>
“咱都还没验收呢,你小子就给咱拆了。”</P>
“不然咱给你选块宽敞的地方,你派人重新去建?”</P>
“没钱啊,爹!”</P>
不等老朱说完,朱标无奈打断道:</P>
“如今咱大明,可是没闲钱再造一个中都城了!”</P>
如果现在大明有钱。</P>
朱标还真不介意在凤阳另选一块地方,建造三司。</P>
毕竟三司府衙落成,就相当于开设了一个地方性的政治中心。</P>
也必然能带动周边经济,让部分百姓富足。</P>
可问题是,现在的大明没钱!</P>
或者说。</P>
就算现在有钱,也应该重点用于军事。</P>
“爹,索性就跟您说实话吧。”</P>
“儿子没来凤阳之前,就打算拆了这中都城。”</P>
朱标一脸郑重,看向老朱认真问道:</P>
“爹,儿子到现在都还想不明白,当年您为何要建造中都?”</P>
“如果是迁都的话,西安、开封、洛阳不是更好?”</P>
“如果是为了衣锦还乡的面子,您也不是好大喜功之人啊!”</P>
“爹,您跟儿子说说。”</P>
“当年为何要下旨,在凤阳建造中都!”</P>
见朱标眉头紧皱,一脸疑惑的盯着自己。</P>
老朱也是微微一怔。</P>
能让朱标想不明白的事,还真是不多。</P>
眼前朱标这一副茫然模样,也是不多见。</P>
心念至此。</P>
老朱轻笑一声,故意玩笑道:</P>
“你刚才不是都说了吗?”</P>
“咱造中都,就是这两个原因。”</P>
“啥!您还真是为了面子?”</P>
看着朱标那一脸诧异的模样,老朱白了他一眼,平静说道:</P>
“什么叫为了面子,那是为了安定人心!”</P>
“建造中都,是为了面子,可不是为了咱的面子。”</P>
“建造中都,是为了大明的面子,还有朝中一众勋贵的面子。”</P>
老朱顿了一下,继续说道:</P>
“洪武三年,咱明军虽已经攻克大都,将元朝赶回了草原。”</P>
“可北元实力依旧强劲,他们也有再次南下的打算。”</P>
“就连北方边境百姓甚至也担心暴元卷土重来,再次南下。”</P>
“当时的情况,咱很清楚不是封赏有功之臣的时机。”</P>
“可那时候大明建国都有三年了,那些跟着咱打天下的武将也早就按耐不住了。”</P>
“所以营造中都,也是为了安定这些将帅的人心。”</P>
“安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