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便是李相国吧。”</P>
“贫僧道衍,见过李相国。”</P>
就在姚广孝躬身行礼之时。</P>
李善长瞳孔微缩,不由打量起眼前这名身材高大的出家僧人。</P>
从他身上。</P>
李善长察觉不到半分出家人该有的清心寡欲,慈悲为怀。</P>
特别是那双三角眼睛,不怒自威,好似一头病虎一般。</P>
眸中光亮,更看不出半点出尘之志。</P>
整个人虽不至于说是阴谲叵测。</P>
可李善长总感觉。</P>
道衍此人,就好像一头惫懒的猛虎,此时休憩的同时正仔细窥探着世间。</P>
只待时机便会骤然暴起。</P>
如虎扑狼奔一般,朝着目的径直而去。</P>
再不会有任何东西能左右他的心志。</P>
“伯温,此人可是你的门生?”李善长语气戒备,沉声开口。</P>
他没有理由不去怀疑,这位名叫道衍的出家僧人是刘伯温的高徒,为的便是与他门生胡惟庸在朝堂之上打擂。</P>
只不过听到李善长这话。</P>
刘伯温压根没有细想。</P>
语气低沉,若有所思说道:</P>
“我可不敢自称他的老师,恐怕佛祖都不会是他的老师。”</P>
“道衍,你来凤阳做甚!”</P>
不只李善长。</P>
此时刘伯温看向姚广孝的眼神也颇有戒备。</P>
然而面对当世最杰出的两位谋臣的不善。</P>
姚广孝朗声一笑,看向刘伯温温声说道:</P>
“夫子,太子召天下能工巧匠前来凤阳。”</P>
“和尚我虽不是能工巧匠,可也精通算术。”</P>
“和尚这也算是应召前来!”</P>
“哼....”刘伯温低哼一声。</P>
没有理会姚广孝的托词,转而看向李善长道:</P>
“善长兄,我与道衍就先告辞了。”</P>
“嗯。”</P>
见刘伯温带着道衍和尚朝前方走去。</P>
此时李善长心中倒放心了不少。</P>
只要这道衍不是刘伯温的门徒,只要这姚广孝不会成为第二个攻击淮西文臣的杨宪。</P>
那他也不想过多在意。</P>
只不过。</P>
这道衍和尚给他的感觉却很奇怪。</P>
虽说佛家也有怒目金刚,可道衍身上的肃杀之气,没有佛家金刚的庄严,却好似悍将一般血腥。</P>
李善长甚至可以肯定。</P>
若此人得势,定然是饿殍遍野,伏尸百万。</P>
住所内。</P>
刚一落座,刘伯温便紧紧盯着姚广孝,冷声质问道:</P>
“和尚,如今天下太平,太子贤德,你心中所愿定然不成。”</P>
“何不隐居山中,敛一敛你的心志。”</P>
“夫子,你我多年未见,当真这么着急下逐客令?”</P>
见姚广孝还是一副嬉笑模样,刘伯温眉头愈发紧皱。</P>
只不过不等他再次开口。</P>
姚广孝便率先说道:</P>
“夫子,和尚听闻,太子殿下斩杀凤阳一百二十八名贪官恶吏之时,曾对凤阳百姓说过。”</P>
“百姓对官员,不需有畏,只需有敬。”</P>
“可有此事啊!”</P>
“确有此事!”</P>
“那事情就变的有趣了!”</P>
姚广孝眉头一挑,笑着说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