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官员哭总好过百姓哭(1 / 2)

在万民山呼圣明的同时。</P>

朱标环顾众人,朗声开口:</P>

“尔等谨记,我大明百姓,也不该受任何人欺压。”</P>

“对官员,尔等只需有敬,不需有惧!”</P>

“我大明百姓,华夏儿郎,自当堂堂正正立于这天地之间!”</P>

此话一出。</P>

朱棣、蓝玉、陆仲亨等人面露诧异。</P>

饶是一旁的铁铉也满是不可思议的看向朱标。</P>

朱标要让凤阳百姓堂堂正正生活,这本也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是朱标这个太子宽济为民</P>

可朱标竟然对百姓说。</P>

大明的百姓,对官员只需有敬,不需有畏。</P>

这......</P>

这也着实让蓝玉、铁铉等人觉得,此话不该出自朱标之口。</P>

要知道。</P>

一朝需要长治久安,朝廷想要统御万民。</P>

那必然要让百姓对官员、对朝廷有着深深敬仰的同时,也要有深深的畏惧。</P>

这样,他们才不敢蔑视官员,蔑视法度,不敢反叛之举。</P>

对皇室天家,更应该让百姓感觉神秘,让他们畏惧。</P>

甚至应该让百姓认为。</P>

皇室天家乃是天神下凡,不容直视,神秘且庄严。</P>

可朱标方才的话.....</P>

众人虽然不知会产生怎样实质性的后果。</P>

可众人却都能隐约感受到,朱标这话对那些百姓有着多么强大的力量。</P>

只不过.....</P>

朱标又何尝不知此话有些不合时宜。</P>

可朱标就是弄不明白。</P>

为何在老朱极力治贪的情况下。</P>

中都官员为何还敢如此放肆。</P>

老朱在朝堂上不止说过一次,大明是与百姓共天下。</P>

可凤阳的官员竟然依旧不把百姓当人看待......</P>

朱标绝不是空虚的理想主义。</P>

朱标也从未想过,要大明治下的每个官员都廉洁奉公。</P>

可眼前凤阳的情形,却依旧让朱标心头疑惑。</P>

在老朱定下国策,朝廷严厉惩治不法的前提下。</P>

凤阳的官员,无论大小,整整一百二十八人,竟全都是贪墨银两,欺压百姓的不法之徒。</P>

哪怕这一百二十八人中,有一个!</P>

但凡有一个谨慎自持,不同流合污的人,朱标也不至于如此困惑。</P>

可事实上。</P>

整个凤阳,所有七品以上的官员,整整一百二十八名。</P>

竟然无一人能恪守本心,竟无一人中正之臣。</P>

朱标能接受大明治下藏有几个贪官污吏。</P>

朱标甚至能接受,朝中大半官员的行为多少都有些不检点。</P>

可朱标接受不了。</P>

一个州府,从上至下的所有官员都是贪墨不法,欺压百姓的贪官恶吏。</P>

更让朱标气愤的是。</P>

凤阳这些官员贪墨朝廷用于营造中都的巨额银两也就罢了。</P>

可他们明明已经贪了个脑满肠肥。</P>

他们竟然还想着从百姓、民夫手中,再刮下一些油水来。</P>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P>

这些王八羔子是彻底将老朱的训诫抛之脑后了。</P>

更让朱标觉得不堪的是。</P>

自己身为太子,惩治不法本是分内之事。</P>

可在凤阳这些百姓眼中竟成了圣明之举。</P>

若长此以往,不说绘制大明百姓,华夏儿郎,人人如龙的宏大蓝图。</P>

恐怕百姓人人自危,对朝廷丧失信心的险境也就在不远。</P>

“尔等谨记,我大明百姓什么都能丢,就是骨气二字,万万丢不得。”</P>

“今后若再有不法官员故意刁难,尔等当敲击登闻鼓,直达天听。”</P>

“请陛下圣裁,请陛下为尔等做主!”</P>

朱标话音刚落。</P>

数万百姓齐齐跪地,高声回道:</P>

“我等谨记!”</P>

“我等谨记~”</P>

数万百姓那震颤山河的回声之中,带着感激,也带着振奋。</P>

好似一个小小的登闻鼓,为他们的脊梁注入了不屈之刚毅。</P>

好像朱标的一道旨意。</P>

让他们堂堂正正,新生般立于这天地之间。</P>

见百姓语调铿锵,带着振奋。</P>

朱标眼中也闪过一抹喜色。</P>

纵然朱标知道让百姓不畏惧官员,可能会妨碍封建王朝的统治。</P>

可若是能为百姓树立信心,为华夏儿女打造坚实脊梁。</P>

能让华夏儿女不卑不亢,不媚上、不欺下。</P>

能让刚强意志一直得以传承。</P>

纵然大明灭亡,又有何妨?</P>

刚毅永存,华夏儿女依旧傲立于世界之巅。</P>

这份民族自信,这份文化自持,足以在任何困境中绝处逢生</P>

重新回到主位上坐好。</P>

朱标微甩衣袖,看向毛骧冷声开口。</P>

“斩!”</P>

闻言。</P>

毛骧拿出册子,依次诵念那些不法官员的名字。</P>

也是因为钱伦、田广的例子在前。</P>

其他不法官员虽知必死,可此时却没有一个敢动歪脑筋的人。</P>

毕竟与被民夫、百姓活活打成肉泥相比。</P>

朱标将他们斩首,着实算的上是天大的仁慈了。</P>

也是因此。</P>

凡毛骧喊到名字,提及罪行。</P>

那些官员没有半分辩解。</P>

一个个步履沉重,缓步走到土坑前跪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