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子下令?”</P>
胡成启满脸不可置信,呆呆的望着毛骧。</P>
周遭百姓更是意想不到,太子朱标的旨意竟然下达的如此之快。</P>
就在所有人为之诧异,整条街道都静的可怕的时候。</P>
先前扮成普通百姓,混在人群中的锦衣卫当即冲皇宫方向跪拜道:</P>
“皇帝圣德,太子贤明!皇帝万岁,太子千岁!”</P>
“皇帝万岁!”</P>
“太子千岁!”</P>
“皇帝万岁,太子千岁~”</P>
一时间,所有百姓纷纷冲皇宫的方向跪拜,齐声高喊。</P>
见此情形,朱棣也凑到朱标身旁,笑着说道:</P>
“大哥九千九百岁,父皇万岁。”</P>
闻言,朱标白了他一眼,径直朝前方走去。</P>
只不过今日之事,朱标还真觉得太过巧合了些。</P>
原本朱标还担心。</P>
自己饶恕了常茂的性命,对百官的震慑,力度或许有些不够。</P>
而且饶恕了当街杀人的常茂,民心或许也会有所动摇。</P>
毕竟朱标的心中蓝图,是要将大明打造成,似三国诸葛丞相治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这样万民归心的盛世大明。</P>
本来朱标还想着,要找个机会继续收拢民心。</P>
可偏是此时,胡惟庸的儿子竟亲自送上门来。</P>
胡成启当着一众百姓的面直接叫嚣自己乃丞相之子,甚至还对毛骧这些官员口出狂言。</P>
将其斩首,对万民归心也是大有裨益。</P>
更重要的是。</P>
胡惟庸乃是丞相,杀了他的儿子,震慑文武百官的力度也是足够。</P>
只不过朱标还是觉得有些好笑。</P>
胡惟庸聪明一世,竟生出这么一个蠢笨的儿子。</P>
这胡成启坑爹的本事,当真是不输后世的一些纨绔。</P>
“大哥!”</P>
见朱标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朱棣有些疑惑问道:</P>
“大哥当真要斩杀胡惟庸之子?”</P>
“有何不可吗?”</P>
“嗯.....臣弟只是觉得,胡惟庸毕竟贵为丞相,他的儿子误伤百姓,按理说不该偿命才对吧!”</P>
虽说朱棣也知道,《商君列传》中提到过‘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P>
可朱棣身为皇子,他还真不相信自己误伤了百姓,自家大哥当真让他给百姓偿命。</P>
也是因此。</P>
见朱标竟要斩首胡惟庸之子,朱棣心头多少还是有些疑惑的。</P>
“若胡成启不是丞相之子,或许不用偿命。”</P>
“可他老子是胡惟庸,是当朝丞相,那他便必须为百姓偿命。”</P>
见朱棣不解,朱标缓声道:</P>
“第一,为了民心。”</P>
“胡成启当街叫嚣,甚至对毛骧这些官吏也口出狂言。”</P>
“百姓全都看在眼里,若不杀他胡成启,这便是对朝廷法度的蔑视。”</P>
“第二,如今朝廷正在整肃吏治,将胡惟庸这个丞相的儿子依法处斩,也能起到震慑百官的作用。”</P>
“竟有这么多学问?”</P>
朱棣一时诧异,呆呆的望向朱标。</P>
他还真没想到。</P>
仅仅杀一个胡成启,竟然与民心、吏制都有关联。</P>
想明白后,朱棣无奈耸了耸肩,玩笑道:</P>
“幸亏臣弟不用当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