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我爹毕竟是皇帝,就算您要生气,也该等我爹把话说完吧。”</P>
“你不知道吧,我爹他想亲征,是为了振奋军心,好一举踏碎元廷,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肃清北境。”</P>
听到朱标这话,马皇后沉吟片刻,默默点了点头。</P>
“那你爹也不说清楚。”</P>
“行了标儿,跟你爹说,娘不生气了。”</P>
“好!”</P>
朱标说着便站起身子,沉吟片刻后,看向马皇后继续道:</P>
“娘,我觉得我爹说得有道理。三军将帅见咱朱家人亲历战场,定然军心大战,您说对不对?”</P>
“没错,当年你爹还是吴王的时候就身先士卒,所以军中将帅都很是信服。”</P>
“所以呀,我爹的意思,是要我替他,御驾亲征.....”</P>
朱标声音很低,起先马皇后还真没反应过来。</P>
可就在朱标心中窃喜,一只脚即将踏出门外之时。</P>
朱标只感觉身后瞬间升腾起一股莫名不善来。</P>
“嗖~”</P>
伴随一阵锐利的破空声,朱标只感觉背后被猛击了一下。</P>
等他转过头去,看见马皇后抄起鸡毛担子便直接朝他冲了过来。</P>
“好小子,学着糊弄你娘了!”</P>
“你们爷俩是真没一个让人省心的,老的老的想要亲征,小的小的也不安生!”</P>
“大明真是没人了是吧!让你们一个皇帝、一个太子争着抢着到北平去。”</P>
“娘,您先息怒.......”</P>
“气死我算了,还息什么怒!”</P>
见马皇后手中鸡毛掸子高举,追着自己就打。</P>
朱标连忙跑到常氏身后说道:</P>
“娘,儿子亲征只是走个过场。”</P>
“您想啊,徐叔视我为子侄,还有表哥李文忠。冯胜又是太子少师,邓愈是太子右谕德,这些人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我亲历战场?”</P>
“再者说了娘,我和我爹不一样,我多谨慎啊。”</P>
“一个胡惟庸我都要谋划半天,一个勋贵案也只杀了朱亮祖一人。我从小就是胆小怕事之人,要我去前线我还不乐意呢!”</P>
见马皇后愣在原地,似乎隐隐有些被说动了。</P>
朱标忙继续补充道:</P>
“刚才儿子也说了,亲征就是为了让军心大振,一举击溃北元。儿子亲征,肯定是躲在中军营帐,让徐叔他们领兵攻伐。”</P>
被朱标这么一说,马皇后手中的鸡毛掸子这才缓缓落下。</P>
见此情形,朱标连忙同常氏一起,搀扶着马皇后重新坐在椅子上。</P>
“娘,我爹他想出征,不也是为了一举击溃北元吗。”</P>
“儿子亲征目的一样能够达到。等北元一灭,我爹就算再想领兵,以后也找不到借口了不是。”</P>
“再者说了,儿子从小谨慎,您还真以为我会跟那些元兵鞑子肉搏血拼啊。”</P>
马皇后闻言,沉思良久,也是觉得朱标所言有理。</P>
的确,朱标性子谨慎,压根就不是行险之人。</P>
朱标也懂事儿,绝不让自己千金之躯身涉险地。</P>
可若是换做老朱,马皇后不用想都知道,老朱必定是身先士卒。</P>
也是因此。</P>
如果非要选一个人御驾亲征,振奋军心的话,马皇后也觉得朱标要更加稳妥一些。</P>
“这么说来,你爹当真不打算亲征了?”</P>
“那是自然,娘您都不同意,我爹肯定不会亲征啊。”</P>
“那行。不过标儿,如果不是十分必要,你还是别亲征了。就算亲征,也千万不能学你爹一样,迎着敌人就往上冲。”</P>
“那是那是,娘您就放心吧。”</P>
见马皇后被自己说动,朱标心头大喜。</P>
如果现在迎接北元自己不亲征,将来攻打高丽、远渡重洋扫平倭国,他更没借口亲征。</P>
再者说了,如果不学着老朱一样冲锋陷阵,那他白从小跟着常遇春练习武艺了。</P>
尽管心里这么想,但朱标还是满口答应了下来。</P>
几人正说着,坤宁宫女官跪在马皇后跟前禀报道:</P>
“娘娘,陛下下令给秦晋燕三王每月用度,增加三倍。”</P>
“嗯,按陛下的意思去办吧。”马皇后满不在乎说道。</P>
可此时朱标似乎想到了什么,开口叫住那名女官道:</P>
“陛下也召秦王入宫了?”</P>
“回禀太子,陛下召秦晋燕三王到东宫训诫。”</P>
“陛下还打了燕王一顿,嘱咐他就藩之后不可肆意妄为。陛下此时正在东宫训诫三王,要他们就藩之后,好生为太子殿下拱卫大明。”</P>
“那陛下可曾说过三王就藩后,朝廷拨银多少?”</P>
听到朱标这话,女官看了眼旁边的马皇后。</P>
见马皇后微微点头后,女官这才继续说道:</P>
“回太子殿下,好像是........二百万两。”</P>
“多少?”</P>
(没想到吧,又来三千字,今天一万字了,我真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