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氏微微一愣,不过很快便继续说道:</P>
“兄长说笑了,臣妾怎会不愿意?”</P>
“再者说了,父皇与母后伉俪情深,母后不也没有阻止父皇纳妾立妃吗?”</P>
“与母后相比,臣妾虽然愚钝,可该懂的道理还是懂的。”</P>
见常氏如此识大体,朱标便也不再多说什么。</P>
毕竟这个时代,若自己真的提出不纳妾的话,恐怕在老朱和马皇后听来便是大逆不道。</P>
甚至朝堂内宫还会非议常氏心胸狭小,容不下太子纳妾。</P>
“兄长,臣妾这就去禀明母后。”</P>
“好。”</P>
等常氏一走,朱标便继续坐在案前,计划着该如何让原本洪武十三年爆发的胡惟庸案提前。</P>
正午时分。</P>
朱标前往坤宁宫用膳。</P>
一见到朱标前来,朱元璋便当即说道:</P>
“标儿,咱仔细看过内阁制了,很不错。”</P>
“你计划着裁撤丞相的那套法子也很妥当。”</P>
“只不过咱觉得有些奇怪,你好像认定胡惟庸是大奸大恶之人了。”</P>
被老朱这么一提醒,朱标这才反应过来。</P>
作为穿越者,他自然知道胡惟庸的人性。</P>
可现在只不过是洪武七年,胡惟庸甚至都没有独掌中书省。</P>
但朱标却将胡惟庸定为必死之人,这着实有些奇怪。</P>
“父皇,今日朝会时的情形您也看到了。”</P>
“明摆着是胡惟庸为了能够进位中书左丞,驱使涂节等人弹劾刘伯温。”</P>
“可就是这么简单明了的诬告,朝堂之中无人为刘伯温喊冤。”</P>
“就连与刘伯温相熟数十年的宋濂、高启二人也怕引火烧身,不敢出言。”</P>
“胡惟庸在朝堂中有如此庞大的势力,仅凭这一条,他就该死!”</P>
见朱标眼神异常果决,朱元璋很是欣慰的点了点头。</P>
“儿子已经打算提拔他为中书左丞相,而御史台依旧交给胡惟庸的学生涂节掌管。”</P>
“如此,胡惟庸在朝堂便真是一人之下,到时您好好看看他究竟是什么心肝!”</P>
“好,那就按你说的办,你打算何时动手?”</P>
“不急,起码要等上三个月。”</P>
“三个月?”朱元璋瞳孔放大,有些不满的看向朱标。</P>
“你都计划的这么详备,竟然还要等这么久?”</P>
看着朱元璋一脸迫不及待的样子。</P>
朱标心中暗暗苦笑一声。</P>
自己这位老父亲当真是心急。</P>
丞相制度毕竟传承上千年,一朝裁撤,自然要找个站得住脚的借口。</P>
最起码也要将胡惟庸扶上首相之位。</P>
让其手中权力达到顶峰,松懈之时才好动手。</P>
“父皇,三个月久吗?丞相制已经存在上千年了。”</P>
“三个月和上千年之比,时间久吗?”</P>
被朱标这么一说,老朱愣了几秒,随即失声笑了起来。</P>
的确,丞相制传承了上千年,眼下再等三个月的确不算太多。</P>
“你们爷俩,过来吃饭了。”</P>
听到马皇后的话,朱标和老朱便也不再多说,径直朝饭桌走去。</P>
虽说老朱现在当了皇帝。</P>
可一家人吃饭,终究还是没有那么多礼数。</P>
就连常氏也坐在朱标身旁,一同用膳。</P>
“重八,标儿准备纳妾了。”</P>
听到马皇后这话,老朱当即高兴说道:“好事儿啊,纳妾是好事儿,哪家的丫头?”</P>
“回禀父皇,臣妾觉得吕本、詹同两家的姑娘德才兼备,所以求母后今日下午召他们入宫。”</P>
“好!好!”</P>
老朱刚一说完,可随即想到了什么一般。</P>
登时放下碗筷,抄起手中筷子便朝朱标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