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朱标善意(2 / 2)

他清楚的发现,此时朱桢看向朱标的眼神竟然满是敬畏。</P>

“你可知错!”</P>

此话一出。</P>

李善长清楚看见朱桢身体猛然一颤。</P>

随即竟直接跪在了朱标跟前。</P>

“大哥,臣弟知错,臣弟不该对宜伦妹妹胡说。”</P>

“既然知错,自己拟个惩罚。”</P>

“是.....”</P>

朱桢跪在地上沉思片刻,随即看向朱标小心说道:</P>

“臣弟口无遮拦,应抄写皇明祖训五十遍,以正心性。”</P>

见朱标依旧没有开口。</P>

朱桢无奈,只好继续说道:</P>

“还....还有,臣弟妄议,应.....应该打手板二...二十下.....”</P>

“二十下?”</P>

“五十下!”</P>

听到朱标反问,朱桢连忙改口。</P>

也是如此,朱标这才满意。</P>

“现在去母后宫中领罚,明日晚间将五十遍皇明祖训交给你皇嫂。”</P>

“是....是.....”</P>

语罢,朱桢起身便要离开。</P>

路过李善长时,朱桢还很是客气的冲李善长拱手问好。</P>

也是朱桢如此,李善长愈发诧异了起来。</P>

要知道,楚王朱桢是除燕王朱棣外,闯祸最多的皇子。</P>

鲁莽、胡闹、不服管教,这些对楚王朱桢的评价,哪怕朝堂大臣也多有耳闻。</P>

可李善长没想到的是。</P>

就是这么一位混世魔王,在朱标跟前竟乖顺的似学堂稚子。</P>

没有顶撞、没有狡辩,甚至还自己给自己拟了个惩罚。</P>

而且李善长也能看的出来。</P>

朱桢对朱标绝非恐惧,更多的则是敬重。</P>

“孤这些弟弟缺乏管教,让先生见笑了。”</P>

“不敢不敢。”李善长连忙摇头,“太子不仅协助陛下处理国事,还帮皇后管教诸位皇子,太子才是我大明柱石。”</P>

“先生说笑了, 若是先生确定还乡之期,记得告知本宫。”</P>

“届时本宫好命人准备些心意。”</P>

“是....老臣告退。”</P>

语罢,李善长缓步朝朱元璋所在的谨身殿走去。</P>

一路上。</P>

李善长都在努力回忆,自己究竟何时与朱标交恶。</P>

朱标竟然如此急切想要让他辞官还乡。</P>

还是让他卸任丞相一职,是朱元璋的意思。</P>

而看着李善长渐行渐远的背影,朱标不由轻叹出声。</P>

尽管他也知道此时的李善长定然满新疑惑。</P>

可这老小子不知道的是,自己让他卸任丞相之职,乃是为了保全他的性命。</P>

因为朱标很清楚,刚强独断如老朱这样的人,自然不允许丞相来分割他来之不易的皇权。</P>

身为穿越者,朱标更清楚老朱很快便要彻底取消传承千年的丞相制度。</P>

而那时候,谁在丞相的位置上,谁就必将成为丞相制度的殉道者。</P>

正如朱标先前所说的那样。</P>

李善长更像是朱家的家臣,与老朱相伴戎马,无论功劳、苦劳,他都不该为丞相制度陪葬。</P>

让李善长尽早辞官还乡,也是朱标对这个洪武头号谋臣最后的恩赐。</P>

“兄长.....”</P>

见朱标看着李善长离开的方向愣愣出神。</P>

太子妃常氏低声开口。</P>

也是听到常氏的声音,朱标收敛情绪,转头看去。</P>

“宜伦呢?”</P>

“公主或许是哭累了,刚刚睡着了。”</P>

似乎想到宜伦那可怜模样,常氏表情动容,看向朱标小心说道:</P>

“三日后孙贵妃的丧礼,殿下当真不让诸皇子出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