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可为(1 / 2)

喧嚣的烟火 追光的龙 1296 字 10个月前

接下来的下午半天将谷子全部碾下来后,众人又齐心协力将谷子装进麻袋里打包。</P>

还好老林家人多,一袋一袋打包好后,嘿哟嘿哟的,众人一鼓作气将麻袋都扛回老林家院子里。</P>

将院子打扫干净后,将麻袋里的谷子全部倒出,晾晒在院子里。</P>

只要不下雨,就在院子里晒谷子。</P>

林泉家的进度跟林溪家差不多,这个时候也是在院子里晒谷子。</P>

还好天公作美,这段时间都没有下雨,晒了差不多十来天,谷子都干燥了,这才被再次装进蛇皮袋子里,在屋子的里间专门空出一个房间作为临时仓库用来装粮食。</P>

蛇皮袋子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潮作用。</P>

当然,地上还需要铺上一层高度差不多十五公分的木板,这样能起到更好的防潮作用。</P>

一袋袋的粮食全部码放在临时粮仓的木板上后,粮食才真正算得上收仓了。</P>

看着堆了满满一屋子的粮食,众人长吁了口气。</P>

与老天爷抢时间,终于赶在老天爷落雨前头将谷子收仓了。</P>

心里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那种满足感和丰收带来的喜悦,同时又给了众人铿锵的底气。</P>

仍然难以想象这一屋子的谷子都归自家了。</P>

尤记得政策变更前,村里人个个都指着村集体过日子,一起吃大锅饭。</P>

不管是勤快的还是躲懒的,最后计工分时,大家得的都是一样多。</P>

分回家中的粮食也是根据工分折算。</P>

依稀记得最开始时大家从饿饭饥荒中好不容易扛到人人都有吃有喝,大家都卯足了干劲。</P>

那些年到处一片欣欣向荣。</P>

可是不知道后面是怎么的,有些人开始觉得做好做坏都是一个样。</P>

反正最后有集体这个大家庭撑着,即使自己躲懒,最后得的工分跟那些老实勤快拼命干活的人还是一样多。</P>

于是,有些人就开始耍小聪明了。</P>

演变到后面,小风气影响大团体,整个村子大家干活都不积极了,粮食产量眼见着下来了。</P>

村里好多人家最后分到的粮食越来越少,那些个家里孩子多的都快养不活了。</P>

就在大家心里越来越忐忑,对未来迷茫担忧的时候,突然接到政策,说是要以农户家庭为单位包产到户。</P>

“这是个什么政策?”</P>

乡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P>

“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P>

要让农户向村里承包土地,自己耕种,自担风险,除了要上交国家一些税粮,剩下都归农户自己所有。</P>

一些吃惯了大锅饭,偷懒耍小聪明浑水摸鱼的人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P>

嚷嚷着说:“这是不给我们这些农人活路。”</P>

还有一些人是持观望态度的。</P>

“听说了没?在安徽一个什么村那里搞包产到户,弄得热火朝天,农户们一下子富起来了。”</P>

有人说。</P>

“真的假的啊?”</P>

有人问。</P>

“没去那个劳什子村看过,不知道是真是假。”</P>

“如果是真的,那倒是有搞头。”</P>

有人答。</P>

农人嘛,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整天在地里刨食的,全家人的口粮和求发展都是指望着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的。</P>

如果集体不能依靠了,自己地里的收成又没有提上来,那一家人连活命都成问题。</P>

这些个性子谨慎的人在心里一合计,得出了一个结论:</P>

“这是个有风险的事情。”</P>

所以这一拨人不敢立刻表态,觉得此事有利也有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