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半年过去,周氏瞅着李婉已二十二岁了,对于李婉的亲事,之前也只不过是在自个儿心里急一下,可现在却是直接拿到行动上来了。</P>
已然将李婉的亲事当作家里头等大事来抓了。</P>
相看了不少人家,愣是没有李婉中意的。</P>
看着貌似还未开窍的女儿,周氏心里开始不住地着急。</P>
“怎么就没有个中意的呢?”</P>
“你快告诉娘,你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后生?”</P>
看着没心没肺的女儿,周氏恨铁不成钢,急得吃不下又睡不香的,恨不得强按着女儿的头去把亲事给应承下来。</P>
李婉有些不懂:“娘,您不是一直都不舍得我嫁人的嘛,怎么突然之间像被打了鸡血一般这么热衷这个事情了?”</P>
反正她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的。</P>
见到小女儿收到一封信件,正在一脸雀跃地拆信封,周氏留了个心眼,猜想闺女怕不是跟哪个相熟的小伙子在传书信?</P>
周氏立马露出了慈祥的笑容,笑问:“闺女啊,这是谁给你写的信啊?”</P>
李婉也没有多想,如实回道:“是淑敏的来信,信上说了不少关于淑敏婆家湖城那边的情况以及她在那边的生活现状。”</P>
“啊,对了,我得赶紧给她回信去。”</P>
李婉自顾自地忙着在房里找来了纸和笔。</P>
见得女儿正伏案写着回信,周氏不动声色地来到桌边嘀咕着:</P>
“湖城?”</P>
周氏突然眼睛一亮:“对了,闺女啊,娘想起来了,那不是跟你林大哥他们的老家是一个地方吗?”</P>
李婉点点头,林溪和林泉是说过他们老家是湖城的一个什么县什么乡什么村来着,但因为对外省地方没有什么概念,所以当时林溪说的具体是哪个地方她也没太注意。</P>
周氏心思一转,反正都是要回信的,干脆让李婉给林溪他们也回封信,两小子都回老家小半年了,也没个音讯,怪担心的。</P>
心念一动,周氏想着要不让树生和婉婉去湖城那边认认门子,反正往后都是要当亲戚走动的,不如现在就动起来。</P>
指不定小儿子和小女儿去到外地长了见识后心境或许都会与以往不同了呢,也许到时候他们就不会抗拒说对象了。</P>
她一想到李树生都三十岁的人了,对说亲这事还没开窍,心里就着急得不行。</P>
她不是那种要绑着孩子在身边一辈子的性子。</P>
人一辈子也就短短几十年,她看得通透,她更希望孩子能够为自己而活,人生不留遗憾。</P>
于是赶紧回屋去找到了林溪他们临走时给她留下的通信地址,一比对,周氏惊道:“哎哟喂,这也太巧了吧,竟然是同一个县同一个乡镇同一个大队的!”</P>
周氏都惊呆了,李婉看到老娘这个表情,不免也心生好奇,抽过老娘手里的字条,看完上面的文字内容后一时间也是愣住了:“不会这么巧吧?”</P>
这怎么说呢?感觉天下何其小呢!</P>
周氏拉着女儿的手不放,激动道:“闺女啊,择日不如撞日,你顺便以娘的名义给林溪小子去封信,问问他们回老家后一切是否安好?娘这心里怪挂牵的。”</P>
李婉没有意见,赶紧提笔写信。</P>
待得李婉将两封信件写好,周氏突然拉着她的手商量着:“闺女啊,你林大哥他们回乡有大半年了,也不知道他们家里的情况怎么样?娘怪担心的,要不等收到你林大哥的回信后,你跟你小哥一起去湖城认认门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