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全球侨胞会(2 / 2)

英伦文豪 员在 2604 字 10个月前

在别的城市却不太行。

陆时说道:“先不想这些,看完《大佬》,我有些饿了,不如去吃一碟肠粉垫垫饥。”

司徒美堂应和:

“我正想说这事儿来着。”

他是广东开平人,

广东人不能失去肠粉,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陆时说:“我和你……唔……”

后面的话没说完。

因为,他蓦地发现,那帮刚心满意足地吃完肠粉的美国人中,竟然有欧·亨利。

另外还有一位大胡子,

他中等身材,头发略显凌乱,眼睛闪烁着机智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人心。

陆时对他当然是有印象的,

教科书里没少见——

马克·吐温。

与此同时,两人也注意到了陆时。

欧·亨利顿时兴奋,

“陆教授!”

快步跑过来,与陆时紧紧握手。

比起他,马克·吐温则要矜持得多,

盖因两人之前没见过面。

且此时的欧·亨利尚未写出《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叶子》等代表作,声誉远在陆时之下,

而马克·吐温早就已经成名了,与陆时比不遑多让。

等欧·亨利松开陆时的手,他才上前,

“能见到陆教授,真是荣幸。”

双方开始寒暄。

司徒美堂见陆时要社交,便用口型无声地说道:“我先去买肠粉,随后和古德曼先生叫马车过来。”

他离开了。

陆时转向马克·吐温,

“两位一起来的?”

欧·亨利说:“只是碰巧了。我买的票和萨缪尔紧挨着。”

萨缪尔·兰亨·克莱门,

马克·吐温的原名。

陆时点头,

“两位都来看我的戏剧,是我的荣幸。”

马克·吐温摆手,

“不不不,在戏剧这方面,你才是真正的大家。我是来学习的。”

据传,他晚年想把《百万英镑》、《汤姆·索亚历险记》两部代表作改编成戏剧,

后者成功了,

但前者是讽刺与幽默的典范,因为过于夸张的艺术手法,很难改编。

马克·吐温此来,就是来取经的。

他好奇道:“陆教授,你觉得什么才是优秀的戏剧?”

陆时说:“你本身就是剧作家,你觉得呢?”

马克·吐温陷入沉思,

故事精彩、

节奏紧凑、

逻辑自洽、

服化道合理、

……

说白了,一部好的戏剧,需要优秀的剧本、优秀的演员、优秀的辅助人员。

陆时笑着说道:“在呈现方式上,剧作家能做的不多。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控好剧本,要么,不露痕迹地揭示真理,让观众认识这个世界;要么,让观众产生共情,触动他们的感官。”

这个总结太到位了!

马克·吐温双眸一亮,随后愈加好奇,

“你说,‘在呈现方式上,剧作家能做的不多’,言外之意,未来还会有舞台以外的呈现方式吗?”

陆时点头,

“已经诞生了。你应该听说过由卢米埃兄弟拍摄于1895年的《工厂大门》吧?和标题一样,其内容是工人下班后离开工厂,只有47秒钟。”

欧·亨利说:“那个被称作‘影片’吧?”

陆时笑着点点头,

“过去两百年,我们见识了太多的技术革新。说不定,舞台会被取代呢~”

马克·吐温笑着道:“陆教授,你在《是!首相》里就说过,戏剧和剧院已经沦为上流社会彰显存在的社交媒介了。当时我以为是讽刺,现在回头看,原来还有这方面的考虑。”

欧·亨利问:“舞台会被取代吗?”

陆时耸了耸肩,

“我不这么认为。如果,它作为‘戏剧’的意义越来越少,作为‘表演’的意义肯定会越来越多。”

言外之意,舞台服务的人变了,

之前是观众,

观众们看戏剧,为的是消遣;

后来是演员,

演员们演戏剧,为的是展示自我,或者提升表演能力。

马克·吐温笑道:“那样的未来我实在无法想象。所以,还是好好请教一下陆教授,到底该怎么写好讽刺戏剧吧。”

他经历了美国帝国化的过程,思想和创作也随之变化,从轻快风趣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

20世纪初,他作品的语言已经极其激烈了。

陆时没法在这方面给予指导,

他正感到为难,

这时,一架马车在陆时身材停下了。

车帘拉开,

从里面探出一张华人的面孔,居高临下道:“你就是《大佬》的作家吗?”

陆时微微皱眉,

隐隐地,感觉那张面孔有些眼熟,好像最近在哪里见到过。

那人见陆时不说话,又道:“你别害怕!我又不能拿你怎么样。你回答问题便是。”

结果,陆时还没开口,肠粉铺子的摊主便冲了过来,挡在陆时身前,

摊主说:“你想问什么?”

那个华人一愣,上下打量陆时一番,

“如此看来,你的确是《大佬》的作……”

话音未落,

“没错!”

司徒美堂缓步走来,

“他就是我们华人的骄傲,陆时,陆爵士。麦兄,我劝你跟他说话时放尊重些。”

陆时这才想起那个华人是谁,

协胜的大佬——

麦德。

也就是纽约安良堂的对头,

同时也是古德曼嘴里所说的“疯批”。

麦德点头,

“我这人有股子疯劲儿。可我不傻。”

他朝司徒美堂颔首,

“聊聊纽约的事?”

司徒美堂没有任何的迟疑,直接就上了马车。

现场的气氛变得极凝重,

仿佛能把一切冻僵。

马克·吐温和欧·亨利看得怔住,

两人虽然不懂汉语,但光是看气氛,也能猜到是怎么回事,

心里嘀咕,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这话果然没错。

他们不约而同地看向陆时。

陆时说:“两位,看来今天不能再讨论了。不如我们另找时间?”

两人同时点头,

毕竟刚看完《大佬》,就怕在生活中遇到真大佬。

他们与陆时道别。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两个美国人刚离开没几分钟,司徒美堂就从马车上下来了,

麦德甚至探头出来,尊敬地与陆时道别。

陆时询问:“司徒先生,事情解决了?”

司徒美堂迟疑道:“算是……算是解决了吧。我们已经达成了协议,这次协胜和安良堂在纽约的冲突,听美国官方的判决,无论怎么判,双方都接受。”

陆时很惊讶。

之前,他曾听nypd的警官和古德曼形容过麦德,

原话是:

“那货,看着挺正常,西装革履、头戴礼帽,但裤腰里竟然别着两把枪,光天化日、大摇大摆地在唐人街溜达。”

很难想象,这样的人愿意退一步海阔天空。

司徒美堂又道:“我还跟他讲了请你成立全球侨胞会的事,他也同意。”

陆时更是不解了,

“为什么?”

司徒美堂说:“肯定是因为看了你的《大佬》,有些感触吧。除此之外,我想不到任何别的可能。”

陆时:“……”

不知道说什么好。

司徒美堂哈哈大笑道:“所以,陆爵士,你就别谦虚了。如果《大佬》在全美演出的效果都不错,那你便出任侨胞会的会长吧。连麦德都服你,还有比你更适合的会长人选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