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网址:</b>空的设定集在手,够这帮法国人讨论的了。
他们披着衣服席地而坐,热火朝天地讨论克苏鲁神话的设定。
夏日的夜晚,即使在海上行船,也有些闷热,
凡尔纳招呼船员开窗,
海风穿堂而过,带着咸咸的海水味轻轻拂过脸颊,带来一丝凉爽。
偶尔有几只随船的海鸥飞过,叫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陆时说:“你们真要在这儿过夜啊?”
凡尔纳叹气,
“总不能把客舱的游客赶走吧?”
“这……好吧。”
陆时也没法再说什么。
他转向辜鸿铭,
“辜老先生,你来找我……额……你应该不是要去纽约吧?毕竟,从中国去美国,没必要绕道欧洲再走大西洋。”
任何一部现代作品放到20世纪初,都难免引爆新旧文化的冲突,
说着,他在书箱里翻找,
辜鸿铭便迈进了客舱,带上门,搬把椅子在书桌旁落座。
这是陆时的专业,
他毕业论文也选的类似的方向。
陆时并不惊讶。
《易经大全汇解》、
辜鸿铭愣了半晌,随即打趣道:“亏着你没能中举。否则,整个世界文坛便要损失一位大才了。”
说着,他让开大门,
陆时给他倒茶,
辜鸿铭小声道:“那,陆小友,你来写一本教材如何?”
《诗经体注大全》、
陆时无语,
所以,难免有编译而非翻译的问题。
翻译是一种技能,高屋建瓴或许正确,却往往无法指导具体工作。
刚才都把矛盾公开化了,自己还怎么客观地评价人家写的教材?
辜鸿铭低声道:“陆小友,伱擅长翻译,崇尚信、达、雅,但此三点终究只是翻译的原则。教材中,需要一些技巧性的东西。”
……
辜鸿铭深深叹气。
但京师大学堂不行!
辜鸿铭道:“当然是请你研判了。看看它们作为教材,有哪些合格、哪些不合格。”
帮人帮到底,
送佛送到西。
他随手翻了几本,
《伦理学讲义》、
对于欧洲、美国的大学,翻译并不是特别重要的科目,
因为人家本身有自己的科研力量,体系也完善。
辜鸿铭“嗯”了一声,摸出一个小竹匣,递过来,
“这是大学堂现在用的教材,请陆小友过目。”
只不过,
“时间不够吧?”
那本《万历十五年》在其中显得异常突兀。
“最近如何?京师大学堂复课后,效果还不错吧?”
这是时代的局限性。
既然已经帮大学堂出过教材,陆时倒也不介意看看。
他拿出了一本名叫《翻译要略》的书,
作者:林纾。
他看着对方,问道:“你们肯定要在里斯本下船啊。否则,就得一路跑去西非甚至南美了。”
他轻笑,
“辜老先生,我要是懂这些,早就进士及第了。”
《蝇王》,大概是许多新青年梦寐以求的白话文作品。
而教材的作者,不是张百熙,就是任命吴汝纶、张鹤龄这种人物,哪是能随意评价的?
就算评价,陆时对这些也不擅长。
“你看这個。”
陆时一目十行地翻阅《翻译要略》,
“此书有很多错谬。”
辜鸿铭连连点头,说道:“那些学生看过《蝇王》以后,都视你为偶像呢~”
“你让我评价这个?”
20世纪初,包括林纾在内,许多中国的译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陆时摆摆手,
“咱们不说这个。”
穿越的这段时间,他已经意识到了,在现代人眼中稀松平常的事,放到当下这个时点,无不具有革命性,
也难怪法国的左翼——乔治·克里孟梭视陆时为“教父”。
陆时:???
“给我看这些作甚?”
追逐者,就是要拼命学习他国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种情况下,翻译科当然重要。
偏偏现在的大学堂教资奇缺,连编教材的林纾都是个几乎不懂外文的二把刀,这还怎么去粗取精?
那些外文书到底写的什么,不全是林纾一个人说了算?
“唉……”
辜鸿铭再次叹气。
陆时说道:“辜老先生,说句实在话,翻译的基础是词汇。但现在,国内真正能熟练掌握他国语言词汇的,有几人?这种情况下,让我编写翻译教材,属实是空中楼阁啊。”
辜鸿铭赶紧道:“这你不用担心。大学堂设有外文科,而且,我们还派了很多留学生,尤其是去日本,各个学科都有,学医的、学文的……总而言之,只要你肯写,我们就有把握能拿来做教材。”
陆时想了想,思考怎么解决时间不足的问题,
片刻后,他想到了对策,
“好试着写写看。”
说完便转身开始动笔。
辜鸿铭诧异,
“你现在就要写?”
他本以为,对方答应了,怎么也要构思几天、再写个十几天,然后到哈瓦那港或纽约通过邮包的形式将原稿寄往国内。
但看现在的样子,似乎要在抵达里斯本前搞定。
这……
“怎么可能?!”
辜鸿铭的脸上写满“懵逼”二字。
陆时仍然在埋头苦干,
“你说什么?”
辜鸿铭问:“陆小友啊,你准备写多少字?”
陆时说:“几千字,够了。能把这几千字研究透,翻译科的学生就不算白学。”
辜鸿铭陷入沉默,
“……”
良久,他打趣道:“没想到啊没想到,你为了节约时间,也要写文言文。”
陆时撇撇嘴,
“我可没说要写文言文。白话文用得好,并不繁琐。”
辜鸿铭更懵了,拖着椅子凑上前。
文章的名字叫作:
《论翻译的基础技巧,以第一章为例》
“噗!”
辜鸿铭当场笑喷,
“你小子,还挺记仇!怕是要‘啪啪’地打某人的脸啊!”
陆时也笑道:“某人是谁?”
辜鸿铭用手指隔空点点陆时,没有回答,转而看起了文章。
开头先是综述,讲的是翻译学学科的历史,
——
翻译实践活动的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长久,
西方翻译最早开始于公元三世纪,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翻译历史更加悠久。
……
——
从这个开头就不难看出,这篇文章并不如标题那般,只讲翻译技巧、不讲翻译原则。
接下来,陆时又分了多个副标题,
《语言和言语》、
《语言的两种元功能:认知和交际》、
《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
……
眨眼间便写了两千字。
辜鸿铭在旁边看得额头直冒汗,
陆时的语言学功底太扎实了!
如此成体系的阐述,恐怕在欧洲的学术界都还未出现。
不过,篇幅还够用吗?
刚才说“几千字,够了”,但一开始就写这么多,后面的关于翻译的内容已经几乎没有“生存”空间了。
陆时却毫无迟疑,写下又一个副标题——
《翻译学学科框架》。
重点要来了!
辜鸿铭聚精会神地看过去。
没想到,他看到的不是文字,而是一个个汉语词组和线条组成的框架图。
陆时先写下“翻译学”,
随后,从它引出两个箭头,分别通往“实践”和“理念”,
前者再细分,
分别是“翻译训练”、“翻译辅助”、“翻译评论”;
后者也进行了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