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用去一段时间,凡尔纳第二遍看完了《乡村教师》,
反复看,他才能察觉其中的细节。
这部写得实在是太好了,
短短两万多字,却精致、巧妙到毫巅。
凡尔纳说:“我从未想过,科幻题材还能这样写。表面上看,《乡村教师》中吸引人的主体是碳基联盟,但实际来看,它写的还是人类,是人类的赞歌。”
这是理所当然的,
作家是人类,不写人类写什么
庞加莱沉吟道:“话虽如此,但这部对外星文明的描写无疑非常成功。”
凡尔纳投去视线,
“怎么讲”
庞加莱闭上双眼,回忆阅读时的感受,
“你们在读《乡村教师》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一些诸如‘外星生物是否真的存在’、‘他们是否真的比人类强大那么多’的问题”
萧伯纳、凡尔纳一同点头。
庞加莱说:“这就是了。会产生那些疑惑,说明陆教授写得好、刻画得真实。”
听他这么说,两人意会了。
凡尔纳的视线又落到稿件上,
从写作手法上分析,陆时塑造的银河系碳基生物能如此真实,主要是运用了两点技巧:
其一、对比,
以地球的渺小与碳基联盟的强大进行对比。
因为人类对深空存在恐惧,
人们总是下意识地认为,外星并非没有生物存在,而是那些生物过于强大,躲在暗处环伺,不让人类发现罢了;
其二、类人化处理,
即使是强大如碳基生物联盟,其物理学的基础规律还是和人类相同。
在孩子们背诵出李先生刚刚讲过的,“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凡尔纳感觉自己被瞬间击中,
这一刻,牛三定律染上了传奇的色彩,冷冰冰的物理知识反而让人觉得很是温暖。
凡尔纳长出一口气,
“呼”
一把年纪了,没想到还能读到这种看哭看燃的作品。
庞加莱看过去,
“儒勒……”
他掏出手帕递了过来。
凡尔纳擦擦眼角,那里有微微的湿意。
他问陆时:“陆教授,你是怎么想起写老师的”
陆时说:“中国祭祀的对象:天、地、君、亲、师,此即敬天法祖、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观念取向。我想,每一个文明,都是尊师重教的。”
其余人点点头。
无论国内、国外,从京师大学堂到巴黎大学,早期的学院成立后,一般会立即开设师范类预科,
可见,教师在教育体系中多么重要。
凡尔纳叹道:“因为没有记忆的遗传,在高等文明眼中,人类不可能在每代之间积累和传递知识。可是,依靠教师,人类却以极低效的手段将文明延续了下来。”
陆时轻咳,
“那个,凡尔纳先生,这种效率不见得低下。”
凡尔纳懵逼脸,
“啊”
陆时指指原稿,说道:“这是科幻啊。所谓‘高等文明’,不一定存在的。”
凡尔纳尴尬地挠挠头,
“我忘了。你写得太好、太真,导致我默认碳基联盟是真实存在的了。”
一旁的庞加莱适时地插入话题道:“不过,陆教授用‘高等文明’的视角,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思路。至少,在这之前,我从未考虑过人类信息传递的效率很低。”
凡尔纳轻笑,
“我倒是想象过。在我的中,我曾畅想过一个世界性的通讯网络。”
庞加莱说:“是是是,伱厉害。”
凡尔纳瞪他一眼,随后道:“陆教授写得确实太好了。尤其是背景选择,就不应该选南特。”
陆时轻轻地“啊”了一声,没敢接茬。
凡尔纳继续道:“在《乡村教师》中,地球于银河系而言,渺小、闭塞、落后,正像现在的中国于世界其它列强。这种对比,是非常强烈、震撼的。”
陆时恍然,
“唔,原来我是这样想的……咳咳……我就是这样想的,没错。”
他感觉自己的文章仿佛被用在了高考,
而凡尔纳正在阅读理解。
凡尔纳又道:“不得不说,《乡村教师》的立意很高,此文章一出,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投身到教育、科研事业,也会有更多的作家被科幻这一题材所吸引。”
庞加莱点点头,
“正如我之前所说的,科幻不只是狂想,还能写出很有深度的东西。”
说着,他凑过去,捅了捅好友的腰肋,
“怎么样”
凡尔纳挑眉,
“什么怎么样啊”
庞加莱挤出一个坏笑,说:“比起你的,这篇《乡村教师》怎么样”
陆时赶紧说道:“庞加莱先生,您……”
话音未落,便被凡尔纳打断:“陆教授,你写过很多书评,是文学评论家,应该知道在写评论的时候,必然会拿同题材的前作出来比较,这是不可避免的。”
一旁的萧伯纳对陆时挤眉弄眼,
“你想想道尔医生。”
陆时无话可说,
福尔摩斯新系列《归来记》中《跳舞的小人》,就是被陆时拉出来反复鞭尸。
虽有老话“文无第一”,但该比的还是要比。
凡尔纳说道:“从创新性到立意,我的作品恐怕都无法和《乡村教师》相提并论。”
庞加莱有些诧异,
“任何一部”
凡尔纳面色严肃地点头,说:“陆教授的,除了有科幻的畅想,还有现实主义色彩,两者结合得太完美了。”
陆时张张嘴,但终究还是没有开口谦虚。
凡尔纳毕竟是9世纪的文豪,拿他的作品和成书于200年的《乡村教师》比,确实是欺负人了。
从科幻的角度,
凡尔纳的作品还停留在地球,而《乡村教师》已经干到外太空去了,
更何况很多物理学知识,凡尔纳只是听过,却从未考虑过在中投入应用。
立意上则更不用说,
凡尔纳的作品以冒险为主,《乡村教师》则是人类的赞歌。
科幻发展一百年,如果后继者还不是前人的对手,那整个文学界就太悲哀了。
凡尔纳自评:“我的书和陆教授的书相比,中间差了一个档次。”
陆时:“……”
那也是人家电工大刘牛逼,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当然,陆时确实改了很多内容,但都是一些让故事符合时代背景的小修小改,真正的故事框架完全没变。
凡尔纳不由得感慨:“这次请陆教授过来交流真是太正确了。”
萧伯纳问:“凡尔纳先生,这篇准备如何出版”
凡尔纳沉思,
“直接出单行本吧。”
短篇出单行本
其余几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从字数的角度来考虑,也不会有读者掏钱。
凡尔纳说:“其实,在看了这部后,我认真考虑过主办一个杂志,就叫《科幻周刊》这种,只刊登科幻作品。但是,考虑到现在的科幻作家太少,觉得不合适。”
办杂志也是要看土壤的,
现在的欧洲,最适合生存的是诗歌杂志,其次是戏剧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