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之青与绿色往往前后各异,互相映衬,且颜色较厚故容易剥落。</P>
水天交界处以赭色接染,画面浑然一体。</P>
远山则以赭色为主,不施青绿等色以示空间之远。</P>
柳叶施以石绿,天空掺以赭墨,上深下浅,彰显了天空空间透视的变化。</P>
水色全以汁绿染出,矿物、植物颜色融合使用,将中国画色彩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P>
在设色和笔法上继承了隋唐以来的“青绿山水”画法,即以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为主,设色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并作适当夸张。</P>
画家在较为单纯的蓝绿色调中寻求变化,虽然以青绿为主色调,但在施色时注重手法的变化,色彩或浑厚,或轻盈,间以赭色为衬,使画面层次分明,色如宝石之光彩照人。</P>
石青、石绿为矿物色且极具覆盖性,经层层罩染,物象凝重庄严,层次感强,与整幅画面浑然一体,艳而不俗。</P>
虽不似金碧山水一般勾勒金线,然堂皇之气盎然。王希孟继承传统,画面细致入微,并充分体现出北宋时期院画风格之工整与严谨。</P>
此图可谓笔精墨妙,人物虽细小如蚁,却姿态分明;飞鸟只轻轻一点,即具翱翔之势。微波水纹均一笔笔画出,渔舟游船荡曳其间,使画面平添动感。纵观全幅,又不失雄阔之境界与恢宏之气势。</P>
刻划形象轮廓,也融汇了其他技法,如树干用没骨法,屋宇用界画,远山有写意用笔,山坡有效法和点染,丰富充实了青绿山水的表现能力。</P>
描绘对象时,用笔十分精细,一丝不苟,浩瀚的河水均用细笔勾出波纹,树上的花叶,都用色、墨一一点出,细小如豆的人物,服饰也各有区别。但同时又有取舍提炼,如人物不勾衣褶,着重表现动态,显得生动活泼,众多的桥梁、船只、房屋、水榭形制和位置都不尽相同,毫无繁复之感。</P>
神州文化已知的人物画作,能跟这幅《千里江山图》相提并论的,恐怕就只有神州国宝《清明上河图》了,但这两幅画又是风格迥异。</P>
《清明上河图》的价值在于人物众多,细节精妙,布局宏大,而且故事色彩极为清晰。</P>
而《千里江山图》在拥有这些特点的同时,更突出了立体感,即便洗尽铅华色泽暗淡,但依然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这才是这幅画的灵魂所在,更是它本身价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