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玦不敢置信的转过身来,看着身后的这些言官。
而此时嘉靖脸上的愕然丝毫不亚于宁玦。
“周尚寅,你……”
此时宁玦的心中不是愤怒,而是愕然,明明那个要与自己一同上书的人就是周亮。
在场的这些人,那日有哪一个不是喊打喊杀。
宁玦不知道他们为何忽然变了心性。
周亮叩头在地,双眼通红,泪珠不住落下,嘴里喋喋不休的是其父如何惨死于倭寇之手,却是不敢与宁玦对视分毫。
宁玦近乎脱口而出。
“你tm这会想起你爹来了?!”
“宁玦!君父驾前,对子骂父,你还有半点人子之礼吗?!”
周亮的眼眶通红,死死的盯着宁玦。
他自己老爹究竟是不是死在倭寇手中,又是为什么死在倭寇手中,周亮比任何人都清楚。
但陶家的船,见不得光,而他们现如今都在这一条船上。
周亮自幼苦读圣贤书,在不影响家人时,他可以毫不犹豫的为了天下人去死。
但是当面对天下人与家人二选一的时候,周亮的选择依旧是自己的家人。
开了海,闽人会获利,不需要再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
但是这一切,明显不符合陶家的利益,陶家,或者说是陶家背后的那头幼兽并不想如此赤条条的站在光天化日之下。
只是他们与陶家的秘辛,宁玦并不知晓,宁玦知道的,看到的,只有他们临时反水,背刺了自己。
或者说,背刺了天下人以及他们的族人。
“朝廷一日不开海,东南的倭乱便一日不会停息,你周尚寅清清楚楚,何故装傻?”
周亮低着头咬着牙咆哮道:“倭乱起便要开海,有朝一日,刁民乱政,我大明难道也要将祖宗社稷拱手相让吗?!”
宁玦还没反应过来,嘉靖却先开口道:
“那朕这便发旨,再选精兵十万,随朱纨南下平倭寇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