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嘉靖的一声长叹,厅堂中再次陷入了沉默。
自从宁玦将“二龙不相见”的谶语挑明之后,嘉靖便一直在揣摩着陶仲文。
倘若陶仲文有半点不臣之心,嘉靖手底下的那班人也不会容忍他到今日。
今日登门,嘉靖只是想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
这些话,交给旁人问,嘉靖不放心。
“那朕可以像相信真人那般,相信严嵩的忠吗?”
嘉靖没有选择继续绕弯子,而是直接抛出了自己的疑问。
陶仲文闻言脸上露出了些许苦涩。
“帝君可以相信严阁老,但严阁老可当真是害苦了贫道啊。”
“贫道今生,最悔识二人,一是邵仲康,二便是他分宜相公啊。”
陶仲文的方术是假的,各种谶语是假的,算卦灵验是先前串通好的。
但是陶仲文能猜透嘉靖想让他猜的奏本。
难道陶仲文就能猜到行宫大火种种之事了吗?
嘉靖不相信。
但如果说,朝中有那么一个人,两边都不得罪,既不想自己驾崩,又不想让贼人记恨于他,故而借着陶仲文的嘴向自己传话。
那嘉靖可太信了。
嘉靖无奈的叹了口气。
“对了,今年真人贵庚来着?”
陶仲文的心头一颤。
“贫道,今年七十有三,已是古稀之年,还望帝君……”
不待陶仲文说完,嘉靖便直接打断了陶仲文的话。
“七十有三,鹤发童颜,想必真人那内家功法还是有些东西的,真人还是应当好生修炼,将来辅佐太子治理这大明江山啊。”